![](https://img.haomeiwen.com/i27339589/3289b74eafdc2e26.jpg)
学习做笔记,写个日记啥的,老师说这是练习写作文打基础。
为了考试得高分,除此之外,没多想过,还有啥其他的意义,偶尔写写,顶多也是应付应付。
年少不懂事,懂事不少年。
后来也会陆陆续续写写,都是个流水账,没啥意义,而且总是找理由懒惰,毕竟不为考分,也没必要刻意去写。
为啥不写,初中了,回头看小学写的,幼稚。
后来大了,往前看,都是这感觉,偶尔看,得来的效果,也接受不了。
消极看自己不是啥好事,哪怕幼稚的,也是在慢慢进步,总比一动不动,不动弹的强,进步一步,也是个态度,拒绝进步应该羞愧。
生活如此美好,值得好好对待。
现在嘛,为啥要这样做了。
方便看看,到底哪里有认知不足的地方,又或者提醒哪里需要成长,作为查漏补缺用了。
回头看的也少,如今不太盲目了,是知道了具体要干什么,也知道有意义。
无论记性再好,都是容易忘记的,大脑的主要功能其实是思考,它一定程度上并不擅长记忆,或许觉得灵感很多,一闪念也是散了。
现在,经常记不得上顿饭吃了什么,更别说昨天的,更早的……
遗忘的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很可能转身就忘了要干什么。
记录下来就不太一样,方便回看,尤其是重要的,一次明白远远不够,需要日复一日重复,才能熟练掌握,应用自如。
绝对不是一遍过那么简单。
想到一个事很有用处,也特别有道理,那可能是当时的感觉,或者短暂的记忆住了,提醒自己要注意到。
其实,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
那就需要反反复复大量练习。
认知也跟一个技能差不多,一个技能,比如弹琴,行云流水的技术,非一日的功夫练成。
那认知上的也一样。
确实也不是个一朝到位的功夫。
那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来反反复复练习它,一遍又一遍的矫正。
今天想的可能和明天想的有不同,昨天可能哪里有错误没有意识到被忽略的,都需要很用心体悟。
尤其,多参与大量实践,用实践来检验最是科学。
什么有用,哪种方法可行,会有好的结果,也就一一呈现出来。
完成了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结合,既不会空想,也不会盲目瞎干。
期间哪里有误差还可以矫正过来,不会偏离航道太远,能够及时回归。
意义也非凡。
一生好比航海,形成矫正系统,是必须做的事情。
没有方向指引,茫茫大海,怕是要迷失了。
要慎之又慎,相当敬畏才可以。
不时常提醒警示,容易放松警惕,忧患会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过去对,不一定现在对,过去不对,不一定现在不能更正。
昨天错了,今天意识到,那就马上改,这样出错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
低级的错误,容易被忽视,聪明人也容易犯低级的错误。
这会伴随一生,学无止尽,是在不断修正,优化,完善中。
那作为一个人,需要面对的事情,生活里的各种问题并不少,主要的也并不多,无论多少,都给予重视。
统计出哪些有用,能干,哪些没用,不能干。
聚焦做有结果的事情,有结果也是必然。
每天来点仪式感,给今天谢幕,给明天开头。
正儿八紧的记录成长。
有人问,怎么做到的,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每天持续干到的。
成功可没啥捷径,做就对了,对了的事情天天做,就很成功了。
这种体验感非常好,简单容易做到,这个事情,看没意思,做起来很有意思。
美丽可爱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