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偶然阅读俞敏洪老师的《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这本书,这书是我在大一时朋友送给我的。初读时候的感觉早已忘却,今天重新阅读发现感悟早已不同。
文章中俞敏洪老师举了一个熊猫与北极熊的故事,正好解开了我当下对于自己职场发展的困惑。正文如下:
我在美国看到过一个关于熊的电视片,讲的是熊猫和北极熊的故事。熊猫和北极熊有共同的祖先,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同一祖先的熊分为两批:一批迁移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帶地区,另一批迁移到了北极的寒带地区。找照一般的理辑,进人寒带地区的熊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区的熊会很容易话下来。但是结果却相反,由于环境好,熊猫就由以前比较凶猛的动物变成了好吃懒做、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熊猫犯了致命的错误,它退出了竞争机制。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很多,如老虎、狮子、狼,它们常会和熊猫抢食物吃,所以熊猫抢不过这些动物就不吃肉了,退出了机那些以猛动物竞争的行列。由于吃草的动物世很生,它次定连草都不吃了,只吃其他动物都不吃的东西一一竹子。这一下它就犯了致命的错误,因为它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而生存。这就像一个人一辈子只具备一种技能,当社会不需要这和技能的时候,他就会失业或下岗。熊猫也是这样,当竹子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最后全世界只剩下了区区可数的几千只熊猫。
而北极熊却在北极生活得很好,比任何动物都更凶猛,体重也比熊猫要大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是最后能在海中游泳长达几个小时,并且能捕食水中大量的生物和海豹等。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吃,在零下40度的;北极,它能够席地冬眠,天当被子地当床,过了三四个月以后醒来又 是一条好熊。北极生存环境的恶生造就了北极熊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生存能力。
生物学家做过实验,同种生物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种是非常舒适的环境,一种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环境,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物却过得非常快乐而且长寿。人也是一样,凡是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是比较坚强、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而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通常都是没什么出息的。
这篇演讲是俞敏洪老师在2001年TOEFL、GRE寒假班上的讲话,已经过去22年了。但是演讲中蕴含着的道理却历久弥新。2021年双减政策下,新东方作为教培龙头企业也深受影响。从去年6月由俞敏洪老师为首的“东方甄选”团队以一种全新的直播助农方式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在爆火之前,Yoyo说直播间有过几十个人的情况,把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喊进来直播助力,现如今直播间一直是几万人在线,完全不缺流量。新东方也实现了跨越式转型。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一个人一辈子不能只具备一种技能,要多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做斜杠青年。在机会向你伸出橄榄枝的时候,牢牢抓住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