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公务缠身,思绪多端,总觉得很多事情处理的不到位。每天的事情如排山倒海般涌来,似乎除了化解招架之外,只能点到即止,也不知实际效果如何。因此我总想要有大方向的指引、好原则的把握,以使诸般凡事能落落大方的为宗旨道路服务,每一血汗均成为成长阶梯。
“所以我在直播一开始的时候说,当我们痴迷于寻找这个世界底层规律的时候,千万别觉得有什么天条。其实每一个局面当中的有主动选择权的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进行选择,所以,我特别推荐大家拿到《枢纽》这本书之后,把北宋这一段分析仔细看一下,你就知道每一个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行动,而所有的选择本质上也都是不得已。所以读历史,读出不得已这三个字就读出究竟了。”
如果每一个选择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不得已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种可能:
一是由于条件资源非常匮乏,别无他法,故而择之。然而,没有选择的余地,是客观的结果还是主观的结果,或者通俗的说,是否因为主体的局限性,没能看到更优的选择,或者其他复杂、迂回、不确定性更高,但结果可能更好的结果,或者排斥这样的选择,造成没有余地。
二是已经充分研究了客观形势,通过充分科学的运算得出结论,目前的选择是最优的,基于理性你不应该选择次优的,因此也别无选择的余地,故不得已而为之。
在历史中关注不得已,尽量避免从戏谑、惊诧的角度去解释历史抉择,可能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或者说这样的历史研究更有意义。毕竟,很多历史抉择其实是反复权衡而作出,我们今天看来荒唐谬误,可能是因为分析的背景极度不对称。
回过头来,我们的思考,是否应当围绕世界底层的规律?如果我们每时每刻,最高的目标都是在寻求规律,就是在求全。因为作为规律,它定当能够应付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挑战而屹立不倒,故而为“全”。但是,形成规律的土壤也在变化的话,规律就很难是一成不变的了。事实上,土壤正在变化,因此,无法求全。
涌现优于权威。涌现是当前的热词。时光的流驶是不以你有没有掌握规律为前提的,毕竟规律不能使时光放缓。因此在既定的时光长河中,逝者如斯夫,河流不可阻挡,只是我以什么泳姿出现的问题。而所谓求进,就是不要被浪潮所抛弃。至于担心岸上的人认为我泳姿是否优美,那是我要克服的心理障碍。毕竟,他人的目光不能使河流放缓,使波浪平息,使顽石退避。
跟上浪头。至于河流要驶向何方,既然你无从把握,何不如顺势欣赏一下河岸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