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309:鲁褒的“钱神论”,虽是讥讽,但有道理啊

《资治通鉴》309:鲁褒的“钱神论”,虽是讥讽,但有道理啊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3-02-07 17:34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原文】

帝为人戆騃(gàng ái),尝在华林园闻虾蟆,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

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由是权在群下,政出多门,势位之家,更相荐托,有如互市。

贾、郭恣横,货赂公行。

南阳鲁褒作《钱神论》以讥之曰: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闻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又,朝臣务以苛察相高,每有疑议,群下各立私意,刑法不一,狱讼繁滋。

裴上表曰:

“先王刑赏相称,轻重无二,故下听有常,群吏安业。去元康四年大风,庙阙屋瓦有数枚倾落,免太常荀;事轻责重,有违常典。

五年二月有大风,兰台主者惩惧前事,求索阿栋之间,得瓦小邪十五处,遂禁止太常,复兴刑狱。

今年八月,陵上荆一枝围七寸二分者被斫,司徒、太常奔走道路,虽知事小,而按劾难测,骚扰驱驰,各竞免负,于今太常禁止未解。

夫刑书之文有限而舛违之故无方,故有临时议处之制,诚不能皆得循常也。至于此等,皆为过当,恐奸吏因缘,得为浅深也。”

既而曲议犹不止,三公尚书刘颂复上疏曰:

“自近世以来,法渐多门,令甚不一,吏不知所守,下不知所避,奸伪者因以售其情,居上者难以检其下,事同议异,狱犴不平。

夫君臣之分,各有所司。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理有穷塞,故使大臣释滞;事有时宜,故人主权断。

主者守文,若释之执犯跸之平也;大臣释滞,若公孙弘断郭解之狱也;人主权断,若汉祖戮丁公之为也。

天下万事,自非此类,不得出意妄议,皆以律令从事。然后法信于下,人听不惑,吏不容奸,可以言政矣。”

乃下诏:“郎、令史复出法驳案者,随事以闻。”然亦不能革也。

颂迁吏部尚书,建九班之制,欲令百官居职希迁,考课能否,明其赏罚。贾、郭用权,仕者欲速,事竟不行。

张华,华辟之,忠辞疾不起。

人问其故,忠曰:“张茂先华而不实,裴逸民欲而无厌,弃典礼而附贼后,此岂大丈夫之所为哉!逸民每有心托我,我常恐其溺于深渊而余波及我,况可褰裳而就之哉!”

关内侯敦煌索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冬十一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初,广城君郭槐,以贾后无子,常劝后使慈爱太子。贾谧骄纵,数无礼于太子,广城君恒切责之。

广城君欲以韩寿女为太子妃,太子亦欲婚韩氏以自固。寿妻贾午及后皆不听,而为太子聘王衍少女。太子闻衍长女美,而后为贾谧聘之,心不能平,颇以为言。

及广城君病,临终,执后手,令尽心于太子,言甚切至。又曰:“赵粲、贾午,必乱汝家事;我死后,勿复听入。深记吾言。”后不从,更与粲、午谋害太子。

太子幼有令名,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贾后复使黄门辈诱之为奢靡威虐、由是名誉浸减,骄慢益彰。

或废朝侍而纵游逸,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母,本屠家女也,故太子好之。

东宫月俸钱五十万,太子常探取二月,用之犹不足。又令西园卖葵菜、蓝子、鸡、面等物而收其利。又好阴阳小数,多所拘忌。

洗马江统上书陈五事:“一曰虽有微苦,宜力疾朝侍。二曰宜勤见保傅,咨询善道。三曰画室之功,可宜减省,后园刻镂杂作,一皆罢遣。四曰西园卖葵、蓝之属,亏败国体,贬损令闻。五曰缮墙正瓦,不必拘挛小忌。”太子皆不从。

中舍人杜锡,恐太子不得安其位,每尽忠谏,劝太子修德业,保令名,言辞恳切。太子患之,置针著锡常所坐毡中,刺之流血,

锡,预之子也。

太子性刚,知贾谧恃中宫骄贵,不能假借之。谧时为侍中,至东宫,或舍之,于后庭游戏。詹事裴权谏曰:“谧,后所亲昵,一旦交构,则事危矣。”不从。

谧谮太子于后曰:“太子多畜私财以结小人者,为贾氏故也。若宫车晏驾,彼居大位,依杨氏故事,诛臣等,废后于金墉,如反手耳。不如早图之,更立慈顺者,可以自安。”

后纳其言,乃宣扬太子之短,布于远近。又诈为有娠,内藁物、产具,取妹夫韩寿子慰祖养之,欲以代太子。

【原文华译】

皇帝痴呆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对左右说:“这些叫的东西,是为公事叫,还是为私事叫呢?”

当时天下饥馑,百姓饿死,皇帝听说后问:“何不食肉糜?”

由此权力都在下面人手里,政出多门,有权有势的家族,更是相互举荐委托,就像做生意交换利益一样。

贾谧、郭彰恣意纵横,贪污受贿,肆无忌惮,完全公开。

南阳人鲁褒写了一篇《钱神论》,讥讽说:

“钱的样子,有乾坤之象,如同天圆地方,人们爱它如同兄弟,称为‘孔方兄’。它没有品德,但是尊贵,没有权势,但是炙热。它可以直闯宫门,抵达内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于是官司没有钱就赢不了,困厄之时没有钱不能得救,怨仇没有钱不能解开,声名没有钱不能建立。洛阳王公贵爵,当权人士,爱我孔方兄,爱得没有止境,拉着钱的手,恨不得抱着钱睡觉,如今之人,眼里心里,只有钱而已!”

朝廷的风气,以严苛挑剔为高,每有疑难案件,官吏们各有各的意见,刑法不能统一标准,官司纠缠不清,越扯越多。

裴頠上表说:

“先王刑赏相称,轻重一致,所以审案有固定标准,官吏们安然遵循。之前元康四年大风,祭庙屋瓦有几片掉落,就将太常荀免职,事情如此轻微,而责罚如此重大,有违常典。

元康五年二月,又有大风,兰台主者(指御史台官员)基于前面的案例,担心没处罚就是他的责任,于是在各个屋顶墙角到处搜寻,找到十五处瓦片有点歪斜的地方,于是马上将太常停职审查,再兴刑狱。

今年八月,皇家陵园荆树上,有一根粗约七寸二分的枝条被人偷砍,司徒、太常奔走于道路,虽然都知道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担心无限上纲的弹劾,后果难测,于是扰攘驱驰,各自竞相免除自己的责任,直到现在,太常的停职状态还没有解除。

“刑法条文有限,而犯法的原因很多,情节有轻有重,所以有临时具体决议处罚意见的机制,确实不能都按固定标准。但是,我说的这几个案例,都属于过当,恐怕有奸恶的官吏乘机操纵司法。”

这之后,轻重过当的自由裁量,还是不能停止,三公尚书刘颂又上疏说:

“近世以来,法出多门,政令不一,官吏不知道怎么执行法令,百姓不知道怎样才能避免违法。奸伪者乘机操纵索贿,上面的领导无法检核下面的官吏。同样的事情,却有不同的判决,司法诉讼,于是不能公平。

君臣各有分工,法律必须得到遵守,所以让司法官员按章执行。执行有于情于理不通之处,就由大臣做出司法解释。再涉及政治或社会因素,就由皇帝权变决断。

司法官员按法律条文执行,比如汉文帝时张释之处罚惊犯圣驾的人。大臣解释不通的地方,比如汉武帝时期,公孙弘审理郭解一案。人主权变决断,比如汉高祖诛杀丁公。

天下万世,无非就是这三类,不能各自按自己的意见来妄议司法,都要按律令行事。然后法律才能取信于天下,人们没有疑惑,官吏不能弄奸耍滑,这才能治理国家。”

于是皇帝下诏说:“郎、令史再有超出法律条文,需要驳议的案件,汇报上来。”

但是,并不能革除这种风气。

刘颂调任吏部尚书,建立九级官阶制度,希望百官清楚考核、赏罚及升降标准,按章执行。但是,贾谧、郭彰弄权,官员们又都想快点升官。刘颂的计划没能实行。

裴頠向张华推荐平阳人韦忠,张华礼聘他,但韦忠称病推辞。

有人问他缘故,韦忠说:“张华华而不实,裴頠贪得无厌,舍弃典礼,阿附贼后,这岂是大丈夫所为!裴頠总是有心拉拢我,我时常担心他掉进深渊而波及我,怎么会拉起衣裳下摆,飞奔过去依靠他呢!”

关内侯、敦煌人索靖,知道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骆驼说:“大概以后会看见你在荆棘中吧!”

 冬,十一月一日,日食。

 当初,广城君郭槐因为贾皇后没有儿子,经常劝她慈爱太子。贾谧骄纵,多次对太子无礼,广城君也切责他。

广城君想要以韩寿的女儿为太子妃,太子也想和韩氏结亲,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韩寿的妻子贾午和贾皇后都不听,而为太子娶王衍的小女儿。太子听说王衍的大女儿很美,而贾皇后却把大女儿嫁给了贾谧。太子心中不平,颇有怨言。

后来,广城君病重,临终时,拉着贾皇后的手,要她尽心于太子,言辞极为恳切,又说:“赵粲、贾午,一定会搞乱你的家事。我死之后,不要再听她们的,一定要记住我的话!”贾皇后不听,更加与赵粲、贾午谋害太子。

太子幼年时就有声名,长大之后,不好学,成天与左右嬉戏,贾皇后又指使黄门宦官们引诱他奢靡威虐。于是太子名誉越来越差,骄慢之形日渐彰显出来,

有时甚至违反每天早晨问候皇帝的规定,纵情游玩逸乐,在宫中搞一个市场,让人开设肉铺酒肆,他用手来掂量酒肉的斤两,分毫不差。他的生母本是屠户家女儿,所以太子也爱好卖肉。

太子东宫的月俸是一个月五十万钱,太子常常一次就取两个月的,还不够用。又令西园(太子宫花园)卖葵菜、蓝草籽(可以做蓝色染料)、鸡、面粉等物以图利。又喜欢阴阳巫术,所以禁忌很多。

太子洗马江统上疏陈述五事:“一、虽有微小的病痛,但还是应该坚持入朝侍奉父皇;二、应该多见师傅,咨询善道;三、画室的功夫,应该减省,后园雕梁画栋的工程,一律停止;四、西园卖菜之事,亏败国体,有失风度;五、修墙正瓦之类事情,不必拘泥于什么禁忌。”太子一概不听。

中舍人杜锡,担心太子这样下去,储君之位难保,每每尽忠切谏,劝太子修德业,保令名。杜锡言辞恳切,太子很不舒服,就把针放在杜锡的坐毯上,刺得他流血。

杜锡,是杜预之子。

太子性格刚烈,知道贾谧仗着皇后势力,不会宽容自己。贾谧当时任侍中,每次到东宫,太子就避开他,在后庭游戏。詹事裴权进谏说:“贾谧是皇后所亲昵的人,一旦跟他结怨,事态就危险了!”太子不听。

贾谧在贾皇后跟前诋毁太子说:“太子多蓄私财,又结交小人,都是为了对付贾氏。如果皇帝晏驾,他登上大位,依杨氏前例,诛杀臣等,废皇后您于金墉城,易如反掌。不如先下手为强,另立顺从于您的人,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皇后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宣扬太子过失,远近皆知。又诈称怀孕,向宫内运进稻草、产具,把妹夫韩寿的儿子韩慰祖抱进来养着,宣称是她生的,准备替换太子。


【学以致用】

01,南阳人鲁褒写的《钱神论》,即使放在1700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很在理的, 我们的“孔方兄”,威力不曾改变。

02,优秀的组织,都会时不时的来一场整风运动,剔除思想上的毒素,组织上的毒素,以及队伍纪律与工作作风的毒素, 最怕的就是思想上的毒素,很难抓的住,但又极其关键

但是,要搞这样的动作,比如要有一个英明有号召力的领导,还得有一大批觉悟高,且有斗争实力的骨干才行

但是西晋这边是做不到的

不管是裴頠,还是其他的大臣,不管上表的内容说的有多好,建议有多好,都不能解决当时的问题

因为,这个组织“根部”已经坏了,没办法修正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老大是个“愚痴”的人,但是这个老大又掌握最大的权力,权力成为贾南风这些人手里的“枪”

所以,这个时候,老大讲的每一句话重要吗?  可信吗?

你要信的话,前面就有司马玮的例子

这个时候的司马衷,仅是贾南风等人的代言人

所以,刘颂的计划没能实行,这很正常

因此,厉害的人,一看到公司是这样的情况,越早离职越好。

03, 所以韦忠这样的人,才是真的有智慧。

张华华而不实,这样的人只在公司向上发展的过程中,能做出点事情,也有可能仅仅是平台与趋势的力量而已, 但是,张华本人觉得自己还阔以

裴頠贪得无厌,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已经同流合污了,只是没有别人贪的明目张胆而已, 所以,他这个情况去提一些建议,我觉得这种“建议”有点水分。 

就像现在的某某代表,他是顶级富豪,他代表谁的利益啊?是老百姓吗?为谁说话啊?

要不是海克斯科技事件曝光,谁去关注制定标准的领头人,原来是自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所以韦忠说的有道理,

“常恐其溺于深渊而余波及我,况可褰裳而就之哉!”

04,智慧不可赐

最近很感触的一句话就是这个

我们没办法去把智慧教给别人,我们只能讲出来,引起你内心的共鸣,启发你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

这个智慧来自于哪里?

中华先贤都告诉我们,来自于心,本自具足, 无需心外的一切事物,自然可以独立成圣

所以,我不大喜欢一个词语——心灵鸡汤

心,本身就是圆满的,是本自具足的存在,何须外来的“鸡汤”?

不管是喜欢外来的“鸡汤”,还是排斥“心灵鸡汤”这个词,一看到别人讲道理,就会弹出一个排斥的念头:这又是啥鸡汤啊?  就不愿意听了

这两种现状,都会中了西方思维的毒

“心灵鸡汤”这个词是西方创造的,你过度的接受它,就会被它们改变很多认知, 我以前受这个影响极大,后面学了中医思维之后,一点点改正过来,尤其是在饮食上面

年前与一位姑妈聊天, 身体不大好,从饮食上了解,她已经20多年没有吃猪油了,我记得小时候她都吃的,我们都是吃这个长大的, 但是后来为什么不吃呢? 就是因为国外观念的影响,现在开始恢复中国人自己传统的饮食方式

所以,对于别人的道理, 不要被西方的观念(心灵鸡汤)所绑架

我们听了后,所受到的启发,那是我们自身带来的,只是这一刻“醒”的而已, 用佛家的一个词语诠释就叫——“觉”

关于听别人的道理,我看到一部小说上有句话很有意思:

“许多道理,是旁人看似与你只说一两句话,事实上是拿他的整个人生在讲理。有没有用,且听了,又不亏钱。若有赚,就像白喝一碗不花钱的酒水。”

六祖惠能大师因为听到旁人诵读《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而心生欢喜,于是“醒”了过来

我们也可能因为某一句话也会进入“醒”的感觉, 这种顿悟的感觉是很美妙的

但如果你不愿意听,那就很遗憾了...

---回到原文

不管是贾南风,还是太子司马遹,一意孤行,旁人眼里看得一清二楚的事情,亲者替他着急,仇者都等着看他灭亡,他们都不知道,好话都不听,走上灭亡的话都听得进去, 不知道害怕,什么都敢干。

05, 听说司马遹小的时候挺聪明的,但是,生在这种环境下,又没有这个命,结局就很悲剧了

但给普通人的启示就是,注意环境对小孩子的培养,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更重要的是“慧力”上的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309:鲁褒的“钱神论”,虽是讥讽,但有道理啊

    学习内容: 【原文】 帝为人戆騃(gàng ái),尝在华林园闻虾蟆,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 时天...

  • 金句良言

    1,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钱神论》鲁褒(讽刺之)

  • 《钱神论》译文

    《钱神论》选自《晋书·隐逸列传·鲁褒传》。本文名为论,其体实近似赋。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调揭露了金钱"无德而尊,无势...

  • 钱神论

    《钱神论》 【西晋】鲁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

  • 我要改行

    晋人鲁褒在《钱神论》中说:有钱可使鬼,而况人乎。这大概是最早关于轨甘愿推磨的出处。可见,钱,确实是个好东西。阳间也...

  • 会花钱的人才能赚钱

    纵观古今中外,人们面对钱财的态度充满了矛盾:是又爱又恨,爱恨交加。西晋时的鲁褒写过一篇《钱神论》: 夫钱,穷者使通...

  • 读永不过时的鲁褒《钱神论》感

    孔方公子尝读刘梦得之《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 今生可以无亲朋,孔方为伴且从容—— 品读鲁褒的《钱神论》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辩证的矛盾对立,揭示的是金钱在世情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应发挥的作用。从远古的...

  • 钱神论

    赚钱好比金挑土, 花钱恰似浪淘沙。 辛辛苦苦将钱挣, 到头总是一场空!

  • 钱神论

    今天从浏览器上发现一篇文章——《钱神论》,内容如下: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309:鲁褒的“钱神论”,虽是讥讽,但有道理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qf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