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学校里成立了“三余读写社”,我报了名。最初的想法是,趁着青春还在,再多学点,自己也一直想读书,但是每次都是懒惰战胜了想法。想着跟着团队,一起走着,时刻能鞭策着自己。
社里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入社初心进行了介绍,才发现原来她们和自己是一样的,惰性围绕在身边,希望大家在一起能走的远一些。其中一位老师说的话让我深深的触动。她说,她只是看着外在美好,内里是空心的。这不正式我一直在纠结、在痛苦的问题吗?毕业至今17年了,回想走过来的路,有时是后悔的,感觉虚度了时光,有时又觉得那是自己在成长,就这样一直在纠结中徘徊着。在别人眼中,我是有能力的,是洒脱的,是强势的…,我也觉得自己做的还可以。当内视自己时,才发现现实影响了我的判断,让我忽略了其实我的内里是“空”的。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我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感觉干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有了这种感觉后,我是害怕的、是痛苦的、是彷徨的、也是迷茫的。像走在了迷雾中,不知道下面的路该怎么走,不知道方向在哪!这种痛苦、内心的挣扎一直伴随着我。在外人眼中我是“好”的,只有自己知道,我是“空心”的。这期间也在寻找突破口,都因自己的惰性而放弃,没有勇气迈不出这一步,那就继续在这痛苦中挣扎。对自己的否定,对工作的失望,就这样在痛苦、彷徨、迷茫中煎熬着。在这种极端压抑的情绪下,一日过着一日,自己处在了成熟时期的“尴尬期”。
天天忙碌着,让我去忽略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没有方向的走着,忙着。经常告诉别人得有方向,得有目标,而自己的方向和目标确不知道在哪,想想自己都可笑。痛苦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也悄无声息。在经历了一些事后,突然就想开了。如一位老师说的那样:与其痛苦的追逐飘渺的东西,不如去成长自己。现实的东西,我们决定不了,那就来决定自己的东西,让自己成长起来。
昨天忙到晚上12点多,今天又是忙忙的一天,下午时终于拿起了那本买了半年多的书“正面管教”。真是感觉书有千斤重,但是当拿起开始读时,发现自己竟然舍不得放下。从社团成立到今天我的内心是没有多少想法和话语的,但是看了会书后,突然想深深“剖析”自己,想深深的反思自己,将自己内心残余的痛苦和挣扎拿出来“晒干净”。放空自己,让发光的自己更加的光芒四射,让自己沉淀,让自己有内涵。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能正视自己的痛点,这是不是我已经迈出成长的第一步了?
曾经有位朋友对我说,别弄一些乱七八糟糕东西了,搞好自己的业务,多看看书,比什么都强。确实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没有坚持下来。曾经和几个同事约好同看一本书,同写读书体会,在最后的最后还是都放弃了。曾经多少次都曾打开书,拿起笔。但是每次都是绚丽的开了头,悄无声息的接了尾。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自律性不足。虽然我们希望有个团队一起走,能时刻鞭策着自己,但是这些都是外因。想想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内因--我们自己。
这又一次的打开书,拿起笔,告诉自己坚持下去。让自己成长起来,让自己的心态平和起来。丢下烦恼和痛苦,甩开臂膀,大踏步前行, 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