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四川诸市
广元:皇泽寺“颜真卿真迹-写《心经》洞摩崖石刻”

广元:皇泽寺“颜真卿真迹-写《心经》洞摩崖石刻”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9:25 被阅读1次

        广元“皇泽寺”原名“乌奴寺”,一名“川主庙”,相传是为了纪念李冰与二郎的。唐贞观年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时,武后就出生于此,武后称帝建立武周政权以后,用脂粉钱修建当时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后取“黄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泽寺”。据明代陈鸿恩所撰《皇泽寺书事碑》载:“皇泽寺相传为武后创”。清代张邦伸《云栈记程》中说:“武后秉政,建皇泽寺于此”。

        皇泽寺里的摩崖石刻,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清的6窟、41龛、1203躯摩崖石刻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3月4日公布“皇泽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皇泽寺还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家庙,供奉着武氏一家的塑像。(本博客有专文介绍

                                     下图、《皇泽寺摩崖造像》文物保护碑

       下图、观景亭在悬崖峭壁之上,为保证游人安全,已经封闭

 下图:“蚕桑十二事图”  采用白描画手法阴刻在石屏上,以十二幅画连续表现了清代民间栽桑、养蚕、缫丝的生活情景。可惜因落石危险,已被列为禁区,只能在高台下仰望,不能拍摄细部。 关于此图详情参见本文附件一

          下图、 五佛亭    五佛亭是以五个石龛雕刻而得名的,其中一号石龛较大,主像释迦牟尼体态适度,身披袈裟,衣纹纤细流畅,如轻纱透体,极富质感。左右的菩萨像,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头束发髻,戴着珠环宝冠,胸前挂饰璎珞,身披纱络,下着罗绮,显得体态轻盈潇洒,这是此地造像珍品中的珍品。此外还有雕刻精细的牧牛画、舍利塔等。

           下图、 五佛亭对联

        下图、  五佛亭背面     对联:二水廻环凝秀气        六星高朗焕文光

          下图、  “吕祖阁”  光绪七年、下民鲜思达敬题                门口上的浮雕字为“功捷三千”

         下图、  吕祖---吕洞宾塑像

           下图、 从吕祖阁看五佛亭

            下图、 远看绝壁上的佛龛造像

           下图、 大佛楼全景

          下图、  位于大佛楼侧的摩崖石刻:“江山一览”

          下图、大佛楼的侧面

            下图、碑廊前的观景亭

           下图、碑廊内的“广元府记”石碑,上面的圆坑,疑似弹孔

       下图、“嘉陵流香”碑

 下图、这块浮雕碑刻很珍贵,已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了,拍摄时反光较强,因此不知道是何题材。

         下图、  乾隆年间的诗碑

         下图、同治年间的重修观音寺碑记

         下图、  碑廊全景

           下图、 从碑廊远看凤凰山上的凤凰楼

          下图、 俯瞰  皇泽大桥

          下图、 写心经洞    写心经洞中,因保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心经》题刻,故称“ 写心经洞”。现碑已不存。

 下图、写《心经》洞区造像简介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写心经洞旁的摩崖石刻 

         下图、二圣殿台阶旁的石羊雕像

         下图、宋墓石刻

        下图、宋墓石刻:左

         下图、宋墓石刻:中 

        下图、宋墓石刻:右

         下图、二圣殿北侧的亭子

        下图、二圣殿北侧的假山池塘

         下图、 二圣殿侧面

         下图、二圣殿左侧的亭子

          对联:冕旒宜典则   风月霁云      (上联含“”字,下联含“”字)

下图、二圣殿右侧的亭子 

             对联:嘉陵江水碧      皇泽古松青

下图、仰望 乌龙山

附件一: 

           蚕桑十二事图碑

清代嘉庆年间,广元有一县今名曾逢吉。此人乃湖北京山人氏,举人出身,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以军功授昭化县令。赴任后深入民间探索富民之道,号召县民植桑养蚕,颇有政绩。逐渐得出植桑养蚕致富之理。四年后调任广元县令,仍一如既往地倡导栽桑养蚕,并对全县每株桑树遂一造册登记,颁行只能增植,缺一补一,严禁砍伐的县规。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广元县境内所有道路两旁皆桑树成荫,绿色夹道。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曾逢吉升任松潘知州,临行前,赶绘了这套  极似连环画的石刻《蚕桑十二图》碑,告诫当地百姓及继任县令不要荒废了植桑养蚕造福百姓的事业。

《蚕桑十二事图》碑高1.3米,全长5.8米。首图绘着嫘祖依马小憩,一只蚕虫在一株桑枝上悬丝坠向嫘祖头顶的画面,此图取材于嫘祖与白马的传说。传说上古时代,嫘祖之父是一部落酋长,不幸在一次外出狩猎中与外敌发生战斗,酋长战败被俘;嫘祖得知消息后万分着急,便召集部落众人商计救父之策,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救回嫘父者,她当嫁他为妻。部众均无良谋。然而酋长家的大白马闻言,却长啸一声脱缰而去,傍晚时分驮回了嫘父。可在以后的几天里,白马不吃不喝,嫘父甚怪。问之众人,嫘祖遂谈及许诺救父配婚之语。嫘父闻言大怒,说:“人畜焉能配婚?”遂斩杀白马,剥皮曝晒于烈日之下。可刚将马皮晒出,突然狂风徒起,马皮与嫘祖被一同卷上天空,尔后一声雷响,嫘祖化为一只蚕虫,悠然从天上悬丝而下,而埋入土中的白马骨骼渐渐长出一株大树,蚕虫悬挂树上,以叶为食,吐丝作茧。这树后人叫它伤心树或桑树,寓意着嫘祖那一段伤心的往事。

蚕桑十二事图碑中《选桑椹》、《种桑》、《树桑》、《条桑》四图,展现了我国清代培植桑树的情景。这些办法仍在今天的植桑活动中被采用着。此外《窝种》《种蚕》《喂蚕》《起眠》《上簇》《分茧》《腌蚕》《缫丝》八图,一一展现了清代人养蚕、缫丝、纺织的全过程。这组石刻图碑的拓片被前国家纺织部和上海丝绸博物馆拓片收藏,成为我国十分珍贵的史料实物和古代科普创作艺术瑰宝。

       本文完

(原创)颜真卿真迹-写心经洞   2010-10-25 14:04   发表 

 2014.8.31=983

2018.11.27   阅读:2958、评论:77  (网易博客)

相关文章

  • 广元:皇泽寺“颜真卿真迹-写《心经》洞摩崖石刻”

    广元“皇泽寺”原名“乌奴寺”,一名“川主庙”,相传是为了纪念李冰与二郎的。唐贞观年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

  • 广元皇泽寺

    广元皇泽寺 游四川广元武则天故里 文/萧入铭(重庆) 嘉陵江水秀,皇泽古松青。 铁路穿山过,禅香让半亭。 千年银杏...

  • 从题名石刻探寻南宋龙游知县陶定宦绩

    辛丑年四月九日,“至微堂”刊出《风水洞摩岩石刻调查的记(二):十七处宋代摩崖石刻》文,其中风水洞10号摩崖石刻为宋...

  • 广元缅怀: 拜谒皇泽寺

    皇泽寺牌楼 利州武都督,有女生于斯。 一朝(上明下空)日月,天恩惠泽兹。 二圣殿 二圣塑像 武皇则天像 媚娘情诗 ...

  • 20200615凤街

    昨天晚上6点40分,路过广元皇泽寺的时候,我们到网红打卡地一一凤街夜市一游。 凤街北起皇泽寺景区大门南侧,南止于澳...

  • 广元传奇:“川主庙”原本祀李冰,后成武氏“皇泽寺”

    来广元,游人鲜有不去皇泽寺的。因此寺乃国内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祀庙,还保存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

  • 广元:实地拍摄:武则天家庙

    四川省广元市,在唐代称为利州。利州城西的嘉陵江西岸,有一座依山傍水、雄伟壮丽的寺院,名叫“皇泽寺”。皇泽寺...

  • 2022-02-03:广元皇泽寺

    一直想(再次)带妻女去广元皇泽寺,初三终于得以了愿。广元是座美丽的城市,我们驱车一直沿着蓝色丝带般的嘉陵江...

  • 仙岩洞“建中”摩崖石刻是唐还是宋?

    衢州仙岩洞摩崖石刻以两宋时期为多,左侧的摩崖石刻残破不全,而右侧摩崖石刻相对保存完好。仙岩洞内还有一块“山翁祖庙”...

  • 摩崖石刻

    你站在崖壁之上 静静地望着山下 江渚上的白发渔樵 石径中的行客游人 一年十年 百年千年 风吹日晒 霜打雨袭 销蚀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元:皇泽寺“颜真卿真迹-写《心经》洞摩崖石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tn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