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后唐纪4
戊申(二十二日),命令朝廷内外大臣不得贡献鹰犬珍玩之类的东西。
有关部门检举弹劾太原尹张宪弃城之罪,庚戌(二十四日),后唐皇帝李嗣源赐张宪死。
任圜率领着出征前蜀的二万六千多士卒到了洛阳,后唐帝慰劳安抚他们,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军营去。
甲寅(二十八日),大赦天下,更改年号。酌情留下后宫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其余的人自己愿到哪里就到哪里。各司、使、务有名无实的都废除了。分派各军在附近的地方供给粮食,以节省运送的费用。免除了夏、秋两季税赋的省耗税。节度、防御等使,元旦、冬至、端午、皇帝生日四个节日听任贡奉,但不得聚敛百姓。刺史以下不得贡奉。选拔人才时,如果有先涂改文书的人,命令三铨制止他们欺诈伪造,其余按旧的规定办理。
五月,丙辰朔(初一),任命太子宾客郑珏、工部尚书任圜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圜仍判管三司。任圜忧公如家,他选拔贤良有才能的人,杜绝侥幸,一年之间,府库充实,军民满足,朝廷的大纲要领也初具规模。任圜干事,常以天下为己任,因此,安重诲很忌恨他。
武宁节度使李绍真、忠武节度使李绍琼、贝州刺史李绍英、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河阳节度使李绍奇、州刺史李绍能,各自请求恢复他们的姓名为霍彦威、从简、房知温、王晏球、夏鲁奇、米君立,后唐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从简是陈州人。王晏球本来是姓王的儿子,寄养在姓杜的家,所以请求恢复姓王。
丁巳(初二),命令百官正衙除正常朝拜外,每隔五天进内殿问一次安。
数百名宦官逃窜到山林里面隐藏起来,有的剃发为僧,有七十多人到了晋阳,后唐帝下诏北都指挥使李从温,把他们全部杀掉。李从温是后唐帝的侄儿。
后唐帝认为前相州刺史安金全对晋阳有功,壬戌(初七),任命安金全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
丙寅(十一日),赵在礼请求后唐帝巡幸邺都。戊辰(十三日),任命赵在礼为义成节度使。赵在礼以军情未安定为理由,没有到义成节度使镇所去。
李彦超入朝,后唐帝说:“河东没有出问题,是你的功劳。”庚午(十五日),任命李彦起为建雄留后。
甲戌(十九日),加封福建王延翰为同平章事。
后唐帝不识字,四面八方的奏书都让安重诲读给他听,安重诲也不能全部通晓,于是上奏说:“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机密,现在的事情还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非我所及。希望效仿前朝的侍讲、侍读,近代的直崇政、枢密院,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乙亥(二十日),任命翰林学士冯道、赵凤为端明殿学士。
丙子(二十一日),允许归葬郭崇韬,恢复了朱友谦的官爵。两家的货财田宅,以前没收了的全部归还给他们。
戊寅(二十三日),任命安重诲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安重诲认为襄阳是个重要的地方,不可以没有统帅,不应当兼领,所以他坚决推辞。后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后唐帝下诏调汴州控鹤指挥使张谏等三千人去戍守瓦桥。六月,丁酉(十二日),军队出了城,后又返回发动叛乱,焚烧抢掠街市,杀死权知州、推官高逖。逼迫马步都指挥使、曹州刺史李彦饶为统帅,李彦饶说:“你们想让我当统帅,就应当听我的命令,禁止焚烧抢掠。”大家听从了他。
己亥(十四日)的早晨,李彦饶在家里暗藏了一些武士,诸位将领进来祝贺,李彦饶说:“前日鼓动叛乱的只有几个人而已。”于是把张谏等四人抓起来斩杀。张谏的同党张审琼率领好多人在建国门大声吵嚷,李彦饶率兵攻打他们,全部杀死了这伙四百人。然后军、州才开始安定下来。当天,把军、州的事情写成公文报节度推官韦俨知道,详细写在书札里报告后唐帝。庚子(十五日),后唐帝下诏命令枢密使孔循掌管汴州,拘捕了三千家作乱的人,全部处死。李彦饶是李彦超的弟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