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其子女是来自人的天性,所谓舐犊之情,这是就连动物也会有的本能,但父母的期盼更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向往子女能有更好的发展,对子女的教育则有更高的追求。
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施爱方法不当,很容易会异化出其他不当的教育方式,比如较早时信奉的严教,棍棒之下出孝子,所谓打是疼,骂是爱,恨铁不成钢。这种棍棒教育,也有成才的,但也有不少是适得其反,会引起孩子们思想上的逆反而走向教育的反面,或是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极端的甚至产生怨恨走向邪恶,仇视父母,仇视家庭,仇视社会,最后带来危害。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足,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来保障,这时候更容易异化为溺爱,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要星星不给月亮,可能会由理想中的自由独立而变化为放任和纵容,表现在精神方面,在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方面主动放弃责任,缺乏担当意识,也可能会有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却也容易变成自私的人,不负责任的人,缺少社会情怀、人文情怀。
鲁迅先生对子女教育曾提出三点建议,理解,指导,解放,对于现在孩子们的教育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理解和解放相对容易做到,如何去指导,“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能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就是个大课题了。
以前听讲座,有位教授在谈到给孩子的教育时,对于有些孩子的无理要求,说要做到“温和而坚定”,对孩子既有宽容又有严格,指导他们逐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和家人尽自己的力量,报答父母和社会的养育之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