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自己获得语文教学艺术的方法时,余映潮老师说“实践才能出真知,唯有大量时间才能充分占有资料,才能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表现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的力量。”在余老师倡导的艺术而高效的语文课堂上,更是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而经过实践得出的真知是:重视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着实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金钥匙”。
在有幸加入余映潮小学语文工作室,参加学习和磨课中,自己的一些理念和想法也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以前认为穿插教师许多图片、音频甚至视频资料的课堂是学生兴致高的好课堂,以前认为又唱又演、小组热闹交流的课堂是好课堂,以前认为个别学生的精彩发言是好课堂,以前认为有花样别处的板书是好课堂,以前认为完成当堂课后题的就是好课堂……现在对课堂的“审美”完全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噢,原来真正的好课堂是这样的。
在加入工作室学习的日子里,浅读了余老师的几本书,通过参与工作室的磨课等活动以及工作室前辈老师们的指点下,自己也开始有了尝试,但是因为能力有限,加上一些客观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开展得还比较零散,不能全部贯穿于自己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另外开展的实践活动层次也还很浅薄,希望通过未来自己更加努力深入的学习实践,得到余老师更多的真传。下面就自己做过的一些尝试:
朗读训练
我是从小学低年级刚刚教上高年级,发现高年级的课文长,学生不重视朗读,课堂上因为教学内容多也不敢放手让学生们去读,更不用说充分的读了,一是读得时间保证不了,二是读得形式单一,缺乏指导性。在《慈母情深》一课教学时,我专门做了一个朗读指导练习课,如:读出母亲工作场景的压抑之感。读出母亲工作的忙碌之感;读好反复句的声势,读出母亲和作者对话时的心情。仅朗读就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并没有用大部头的时间去分析、交流,而且看似只在“读”其实贯穿了对环境的体会、对人物的把握、对“反复”手法的语言效果等等,但从学生朗读的效果来看,如果没有对文章内容的真正领会,是读不出来这种味道的,所以这节课上我尝到了设计不同角度的“朗读”所带来的神奇效果。
同样在这个学期中正在进行的《杨氏之子》一课教学设计中,我也用了多种形式的“读”:通过停连、长音,读出文言文的味道;通过分析构段特点、用讲故事的,读出文章的层次感;通过品析人物特点,读出人物性格。以读带品,读品结合,完成了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还有一课中。
背诵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积累,但积累绝不应该只是拓展延伸相关材料,更要求教师善于从教材中发现优质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读背,比如:《摔跤》《景阳冈》中连动词的运用,《月是故乡明》中,那一美妙的描写景物的雅词,巍峨雄奇、风光旖旎、再比如《军神》中描写人物神态的雅词:肃然起敬;《圆明园》;再如《梅花魂》中那一段关于梅花精神的诠释“中国人,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旺盛”对精神的鼓舞,《》中对景物,太值得学生在课堂上花费成块的时间专门背诵,这些优秀的资源也一定能成为他写作之路上描绘出锦上添花之彩。
顺势写作
记得以前余老师的课经常会有小练笔环节,这是苏教版教材中很少的项目内容,在统编教材普及一来,才发现了“小练笔”真正出现在了教材中,这也完全契合了余老师课堂上尤其关注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理念,可以说“写”就是“读”的纵深和升华,也是“读”的最终目的。这个学期我也注重尽可能的创造机会在课堂上进行写的训练。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进行了《收到捷报的那一天》微写作,给父母讲的《杨氏之子》古诗,除了古今文的转换,在课文中冶有大量可以训练写作的契机,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学习
《父爱之舟》父亲的爱流淌在______。
《刷子李》写曹小三一天的心情变化。
起因+经过+结果=概述
这里是我最怀念的乐园。
梳理冰心的读书单
巧设话题
《刷子李》,刷子李的_______不同寻常;
这里的___描写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
古诗词中:这个____字/词用的真好。
《古诗三首》这样的生活真有趣!
《猎人海力布》这个细节很关键。
发现美点:
《白鹭》呈现三幅画面:画面美;动态美、静态美、“黄昏偶见白鹭的地飞”映衬美、“韵在骨子里”“歌未免太铿锵了”用词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韵律美、首尾呼应:结构美、意境美、比喻美、修辞美…
我压力挺大,因为在参加工作室活动一个多学期了,我的许多活动还都只能是比葫芦画瓢阶段,我能想到的余老师早有这样的设计,余老师呈现出的却是我从未。,但同时我也很有成就感,我的课堂活动中竟然有了这样形式丰富、有层次的变化,所以未来我还不会气馁,继续努力,向着余老师的课堂渐渐靠拢,力争有更多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