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代形容一个人读书能力强,我们叫做博闻强识。
于是有很多名人,都是出口成章,背诵《论语》、《四书五经》,那都是眼皮都不眨一下。
典型的例子是方仲永啊,小时候才四五岁就可以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被称为一代神童,不过长大了因为背的不多了,就被大家成为普通人了。
与之相反,孔融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从小厉害,长大依旧才华横溢。
古代人必须的背书,因为那个时候书少,而且当时的考试、写作、创作,基本上拼得都是知识的储备量,谁背的书多、谁的看法深刻,谁就是名家、专家。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度普及,想查一个信息、找一个知识,基本上信手拈来。如果现在读书还注重背诵式与记忆,是不是就显得有一些的落后与笨拙呢。
【02】
今天我也不想讨论哪个方法更优更劣,只是想说明白一件事。
读一本书,就是一次大面积的忘记。
随便翻开一本书,200多页的也就10多万字,比如我手头有一本书,叫做《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全书共计245页,字数是140千字,也就是14万字。
那么把这本书给学霸读,他就算是读得再透彻,我们让他把整本书全都复述下来,你觉得能做到么?
能啊,除非他是《超级大脑》的记忆高手。
但是对于普通的我们,这根本就是一个无稽之谈,谁会无聊到背一本书呢?
背一本书有什么用呢?难道是享受读书的快感么?
当然了诗歌就要另论了。
【03】
既然你也承认我们读书不会去背书,那么一本14万字的书,最后你会记住多少呢,就算是你提炼观点、记下精华的章节,也不会超过1万多字吧,还有10多万被我们主动或者被动的抛弃了。
但是貌似没有人会因为一本书有这么多字被抛弃而感到伤心,相反大家都觉得这理所当然啊。
那么既然是要放弃80%以上的内容,那么我们为何不一上来就去抓住那关键的20%呢。
告诉你一个公开的秘密:
所谓的读书达人,就是擅长从那20%的精华再抓住20%的人。
于是他们拿到一本书,直接有种能力抓住关键的1%。更直白地说,他们会从一本书里提取1000字的精华,然后就继续下一本了。
再看这种方法,总觉有点不对劲吧。
这不就是囫囵吞枣么?
不就是我们一直反对的那种华而不实么?
不就是教育界一直抵制的走马观花么。
这种方法要是放在学校里,肯定被认为是不走心、不用功、投机取巧的做法。
但是这里要注意,学校教育和成人自学,这两者有很多的不同。
主要的区别是前者要考试,需要掌握各种考点,并且熟练解答考试问题;但是成人学习为的是解决现实问题,那么只要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一本书哪怕只读了10页,也是完成了这本书的使命。
【03】
那么你一定想知道:如何掌握精华的1%呢?
一般人提倡找书本的关键句、主旨、中心思想。这是种方法也很有用。
不过我更喜欢另外一种,就是模型法。
读一本书时找到一种模型框架,然后根据模型来思考或者使用。
比如,《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作者举了大量的方法和例子,但是我比较关注的模型是“三行法”。
原意是:
一行摘录,记下触动人心的话;
一行精华,记下文中精华与重点;
一行评论,写下自己的收获与感触。
【04】
其实这个“三行法”的模型可以延伸出很多变种,比如:
面对一个工作,采用“三行法”来跟进:
一行执行,按照要求与流程开始干活;
一行跟踪,监督执行监督,并且进行有效修正;
一行总结与复盘,总结方法、经验、难点和收获。
还可以用在写文章上,这时三行法就变得更有杀伤力了,例如:
一行观点,你的文章观点是什么;
一行逻辑,你采用的逻辑顺序有哪些?
一行事实,为了证明你的观点你用了哪些事实,举了哪些例子;
一行结论,最终你给的结论是什么。
虽然这里面变成“四行法”,但也可以计为应用上的创新。
当然我知道你或许会说,就算没有“三行法”,这些事情我也会做啊,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用它呢,或者说非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这种归类与提取的好处是:
既可以简化我们的记忆负担,同时也能把更多的事物串联起来。
可别小看这种关联性,恰恰是灵感和创新的沃土。
【05】
不过在提取模型时一般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它们就像路上的大石头一样成为了我们的阻碍:
我找不到模型怎么办?
有时书中没有具体的吗模型,怎么办?
或者有模型,但是太零散了,怎么办?
模型的建立一般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已有的模型储备,你把书中内容与这个模型建立一个关联性;
另一个是从书中提炼新的模型。
这里面无论新旧模型,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那就是这个模型是要解决你的实际问题的,至于这个问题是什么,那需要你自己来回答。
当然了,你一定会遇到自己快速读了一本书,但是没有找到模型的情况。那也没关系,正好说明这本书不能解决你的问题,那么换下一本就是了。可是如果接连几本都出现这种情况,要么你该更新自己的选书方法,要么你该反思自己阅读能力了。
当你收集了很多个模型后,你会发现原来一本书可以变得如此简单易懂,而看完了一个系列的书籍后,
它们也不过是一个模型的多个平面,规律、章法、层次和深度都直观的展现出来。
那种感觉既神奇有美妙,似乎整个世界都一览无余的平铺在你的面前。
到那个时候,你也就拥有了站在山顶俯瞰大地的资本,可以尽情欣赏那看似错综复杂的风景,它们再是一树一木、一花一草,而是一片又一片的知识模块与单元。
于是,什么把握全局,洞穿本质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06】
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话题,读书与放弃,其实大面积放弃的本质就是选择性的甄选,留下的是1%的精华。
其次,我提倡用模型作为阅读的输出结果,所谓的模型就是一本书的实用知识的高度浓缩,你可以理解为知识的提纯与结晶。不过这里面我再次强调,模型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是用来观赏或者研究的。
再者,终极大招就是把模型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知识蓝图。
最后,其实知识不是孤立的,我们也不该只有一种视角看待模型,它们还有更多的用途,所以多问自己它还可以用在哪里,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开始,也是触类旁通的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