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我们各自都住在各自的衣服里。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一个人穿衣的品位可以算是一个人内在的外化。
人和衣服是要融为一体的,如果理解不到这一点,那这个人的衣品就会……
衣品这个词,大概和人品一样,关键在这个“品”字。
我小的时候,我家墙上挂过一幅字画: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这里的“品”应该是“清雅”之格调。
每个人的衣品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人品各不相同。
衣品可以是一个人的穿衣风格,休闲风,淑女风,御姐风,运动风,通勤风……
衣品可以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不是流行的就是好的,得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就像张爱玲说的,我们各自都住在各自的衣服里。这里的各自出现了两次,这就是告诉我们穿衣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你觉得旗袍好看,可是你没有穿旗袍的身材,你就不要自曝身材的缺点;你有了穿旗袍的身材,可是你没有穿旗袍的妩媚,走路还带风,那就不能让旗袍缚住你前行的步伐。
就像人住在房子里一样,住在衣服里,那这个衣服就必须得舒服,我们的身心才会愉悦。
所以,穿衣,首先要舒服,其次要准确定位自己的气质类型,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盲目跟风。
比如我大学的时候流行一种高弹裤,还带脚踩的,不管胖瘦,女生几乎人手一条,但是我就没有,唯一原因,就是,我从不和别人穿一样的衣服。
如果我买了一件衣服,发现有人和我穿了同款的,那我肯定不会再穿了。
写到这里,会不会有人以为我只会穿衣打扮呢?只会穿衣打扮和注重穿衣打扮可是两个概念,我只是注重而已。
上高中的时候,老师不准女同学打扮自己,说天天打扮自己就没心思学习,为了推翻她这个谬论,我就努力每天换新衣服,然后还努力考第一。
谁说女人长得漂亮就一定是花瓶,谁说注重穿衣打扮,就一定肤浅无知呢。
现在很多学校抓学生早恋抓看课外书,而这两样东西从我上学的年代就开始抓,抓到现在为止,有哪个学校有高招杜绝了呢?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这些表面的形式化的问题,我高中时期看了所有金庸,梁羽生,古龙,三毛,琼瑶,还有什么岑凯伦,亦舒的小说,也没耽误了我的学业,我也有喜欢的男生,但是又怎样,我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能耽误你的,从来都是你自己。
当然,人各有志,比如我爸还有我儿子,都是三伏天给棉袄穿都不会说二话的人,在他们心里从来不会为穿什么衣服发愁。
所以,我们都各自住在各自的衣服里。并不是要每个人都要注重穿衣,讲究品质。
而是,不管你穿什么衣服,你都可以走路带风,昂扬又自信。
因为,你就是你,是不一样的烟火在盛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