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前,总想写点东西,那种东西可以叫做独立、自主、坚强或者延伸到孤独的东西,那种东西很重要,以前我比较缺乏,现在似乎逐渐在拥有。拥有这种东西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更踏实、安定了吧,很多东西不再外求,但同时也有点悲伤,那似乎不是主动地追求,是生活的教育,但我觉得总归是好的。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今晚发了一条朋友圈,是说一小的老师很好,人美心也美,这是真心的。在我认为,一个老师能耐心地友好地听家长的意见、并合理地反馈,都是应该感谢的。当然,也说明我也是这样的吧,只是很多意见无法传达,这要看领导的理论高度了。
发了朋友圈后,一个异性朋友回复说,说最喜欢我。哎,实话说,我已经不是小女孩的年龄了,也不稀罕这种表达了。不过在散步的时候,没事地跟对方聊起天。我玩笑地说,给你一分钟或者十分钟,说说我的优点,到底喜欢什么。对方很坦诚地说,爱读书、爱运动、有爱心、独立坚强、甚至说小女人、偶尔情绪化。我不知道情绪化也成为优点了,我当然不认可的,并且说已经越来越好了。当对方这样说的时候,我内心没有了波澜,虽然我一直希望得到认可,可是我对表扬没那么在乎了。我知道,这是优点,这些优点陪伴着我,使我身心一直保持活力、健康。
当对方下线的时候,即便我还想倾诉,但我都没有了波澜。我突然觉得,很多年的读书写作也好、生活教育也罢,已经锻炼了我宠辱不惊的心态,也就是说获得肯定不会太欢喜,遇到问题不会太悲伤。
我很安定地、甚至有些觉得自己挺棒挺独特的感觉,这样我走在散步回家的路上。在路上,我打开另一个异性的直播,那个曾经的朋友。嗯,很不错,状态很好,还是很帅气的,主要是专业技能杠杠的,分享得也很好。我开始点了赞,转了发,然后打了赏。当然对方没有关注,我也不在乎了,我已经不在乎很多事了,不管那个是谁。
我想起跟第一个异性说的话,我说有什么事,哪怕伤心难过的,也不轻易跟别人说的,通常读书或写作自己消化,我说发现这样还可以想问题更深刻。当然了,前提是我认为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了,特别伤心难过的,我会约心理老师聊一聊的。
我之所以不找朋友聊,是因为这些问题有时难以启齿,或者大家刚好没有空闲,或者我认为朋友给不了中肯客观的建议吧。
总之,书籍陪伴了我,她也教育了我,她就像一个老朋友,静静地等着我去倾诉,我可以对她毫无保留;生活也教育了我,生活的困难啊、艰辛啊、难解决的问题啊,它都让我看清生活的真面目,也让我保持着一颗理解宽恕的心。
我会继续读着、写着、思考着,我会变得越来越好——这也是孤独带来的美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