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一篇文章,有一次面试,遇到了这种问题:“你被变成一个硬币,然后放入搅拌机。搅拌机很快要搅动,这时你有什么想法。”
可这次有个应聘者,给出了跟所有人完全不同风格的答案。
他先问,所谓变成硬币是变成硬币大小的人,还是就是硬币。
然后他说自己考虑第二个可能,搅拌器不足以破坏硬币,因此他被丢进搅拌器后,不会想自己的安危,而是会考虑搅拌器的刀片使用什么材质才能避免坏掉。
他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熊孩子会闲着没事把一些异物丢到搅拌器里去搅拌。
接着他就往自己专业上靠拢了,分析了一些材料的优劣性,并给出了选择的建议。
他在那说得一本正经,面试官们下边则是差点笑出声。
面试结束后其中一个面试官还打趣他说:“我们都没你想得这么多。”
他看了面试官一眼说:“你们想到哪一层,跟我有什么关系?”
《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有这么一句话:“人不用总是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而要问,你能给生命带来什么意义?”
经历很多事情后我们会明白,这不是一句苦难时的激励,而是渗透人生各个阶段的道理。
因为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不是乍一眼能看出来的。
聪明的人则不会理会别人觉得有没有意义,他们总能借题发挥,把一切纳入自己的逻辑框架,进而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也懂得逆向思维带来的乐趣。一次,李大爷在我这里领取养老金,农村社保,一个月两百元左右,有许多老人都抱怨养老金太少了。王叔叔开玩笑地说:“现在国家富裕了,以后每个月要给你发5000块钱的养老金,让你们的生活比蜜还要甜。”
“那我就要哭死!”李大爷装作一本正经地说。
旁边听的人乐得笑出了声:只听说没钱愁死人,没听说过有钱还会让人哭死。
李大爷笑着说::“我现在老了,吃也吃不了多少,用也用不了多少。如果一个月真有5000多块钱,用也用不完,还害怕贼惦记,你说我哭死不哭死?”
逆向思维,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和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