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为啥熬夜,你为何焦虑?

我为啥熬夜,你为何焦虑?

作者: 鼎尚CULTURE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10:43 被阅读0次

           明星“大咖”们的风光和富足往往是人们日常热衷的话题之一,腹诽之余更多的却是艳羡。这次高以翔事件则在“吃肉”与“挨打”的慨叹中,又一次引发了全社会对“过劳死”的关注及热议:一个年轻的生命再度为当下的“健康危机”敲响了警钟。

           这是一个熬夜的年代。无论是在办公桌前还是在麻将桌上,谁敢说他没有熬过夜?尤其是职场中人,“五加二、白加黑”是评判一个干部、员工敬业与否的标准,“996”更成为2019年十大网络用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早已成为许多单位、企业的训诫性文化。白天有白天的“洋工”,晚上有晚上的酬作,保饭碗、求进步,你敢不加班?追赶先进、跨越发展,不“五加二、白加黑”行吗?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就曾连续四十多个小时加班,而且有时工作的强度早就超越了“996”——当年年轻不自知呵。“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但愿到还的时候别成为高以翔式的人物就万幸了,那些“卸磨杀驴”的遭遇只是小CASE而已。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中国青年报》针对18-35岁青年的健康调查显示:63.6%的人有过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62.6%的人表示平时压力大,怕体检出问题;60.9%的人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这说明对健康的焦虑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焦虑涉及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而根源主要在于就业及工作的压力,一方面是就业难,不少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很难一开始就适应社会、企业的要求,企业尤其喜欢录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同时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状——专业技术性人才高薪也难求,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一种背离。另一方面是频繁跳槽,许多大学毕业生自视很高特别是90后,稍不如意,“说走就走”——可走出去的并不就是快乐前行的旅途,而往往是重新求职的压力与焦虑。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入职不满三年(还没有达到1万小时定律的成功时限)就跳槽者有47.7%是因为工作压力大,65.4%是因为薪资低。从这个角度来讲,进入社会之前的学校教育难咎其责,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创新思维与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及在社会与实践和人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引导,难以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

             这是一个快速转型的时期。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蚕食”传统产业,“先进生产力”几年就沦为“落后生产力”,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新旧交替周期越来越短,很多人只能毫无选择余地被迫以时间换空间,在“五加二、白加黑”和“996”中过着“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缺乏休息、锻炼和娱乐的时间,日渐在丧失自我或力不从心中变得焦虑、亚健康乃至沉沦不起。

             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当加班熬夜、焦虑压抑普遍成为个体的“健康危机”时,就变成了一种不得不重视的“社会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破解这一危机呢?首先,要加强和完善体制性建设。“五加二、白加黑”、“996”这些东西明显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何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并形成了一种“文化”?毋庸讳言,主要是权力在作祟,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助威,逐利资本在驱动!个体的健康在绩效、位子、利益面前似乎已经不值一提。有一种说法,好像公务员加班不在《劳动法》“管辖”的范围?暂且不管正确与否,各级政府部门都应该带头贯彻执行《劳动法》,不断完善五天、八小时工作制的执行与监察惩戒体制,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最好不要集中在某一时段“统休”),而且不休假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休假实行向上级申请、报备的制度,防止“权力”在休假、加班问题上的“霸凌”!企业的相关制度或要求应在人社部门报备并面向员工或社会公开,以便监察执行。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工作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我们似乎把这一关系弄颠调了,把工作当作了人生追求的“崇高目的”,而吃饭、睡觉好像只是为了要“更好地工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应该称之为“人的异化”。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国家、企业培养一个优秀干部、技术人才实属不易,所付出的成本是相当高昂的,那些因“过劳”而英年早逝者是整个社会的巨大损失:如果他们多活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那为国家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将比一段时间的“加班熬夜”不知要大多少倍!更不用说一个家或许就因为他们的早逝而陷入难以言说的困境。当然,在急难险重的危机关头比如5·12,我们加班加点、团结拼搏是义不容辞——但这不应该成为“常态”啊。同时,作为个体,也要正确认识“成功”,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是国家之幸、社会之幸,但不能“竭泽而渔”地以牺牲个人的健康作为代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且,我们也必须承认个体差异,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与潜力,不能事事处处都要攀比较劲,陷于焦虑的泥沼而失去人生的正确方向和健康生活的乐趣。只要始终昂扬努力,尽心尽责地奋斗了,你就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成功者!这应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氛围。任何社会都既需要“精英”,也需要创造性的劳动者——创造性的普通劳动者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之所在。第三,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并实施终身教育。要给整个社会“减负”,首先要给学校、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与学生减负。客观地讲,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而实际综合能力却较差,既缺乏创新创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又不了解社会现实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学校与社会(职场)的巨大落差中,往往会迷失在前进的焦虑之中,背负沉重的择业或工作压力而不知所以。除个体因素而外,症结就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唯分数而轻能力,唯知识而轻方法,唯听话而轻创新,唯学习而轻社会。应该说,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以量子力学、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当下,我们不能不思考,目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到底能干什么?如果没有掌握科学思维与学习的方法,没有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知识折旧率越来越高),恐怕再加班再熬夜都难以解决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珍惜生命,爱护身体,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领导或旁观者“多注意休息啊,身体是自己的”、“多喝点热水吧,别熬太久了”这些有用的“废话”,总是让职场中人更加疑惑:到底是自己喜欢加班还是不得不熬夜?!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

            我和你……

    苏芮那苍凉而无奈的歌声似乎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啥熬夜,你为何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iy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