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30031/07d1929b97a7ce60.png)
【1】
刚看到一则让人痛心的视频,6月26日,广东惠州的一对父母带着6岁的儿子到公园水域游泳。
结果因为父母疏忽,导致孩子一个人留在水中,孩子却不小心从游泳圈及安全绳上脱出,不幸沉入水底。
等父母发现孩子不见的时候,早就没有办法潜入4米深的水底救人了,爸爸急得跪地哭喊,妈妈急得直跺脚。
只是等到救援人员将孩子打捞上岸后,孩子早已经没有了呼吸,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就因为父母的疏忽,生命戛然而止。
现场痛哭的父母,不知道是否会后悔自己的疏忽,而还有些父母,可能不仅没有悔意,还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6月20日,广东广州的两个分别是4岁和5岁的男孩,因为周末就在村里玩,结果钻进邻居家车锁坏了的小轿车内,导致窒息身亡。
两个小男孩是堂兄弟,家人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发现5岁男孩不见了,直到下午才找到两个孩子,只是此时已经回天乏力。
现在小男孩家人认为,车主因为没有锁好车门,才导致孩子进入车内,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但是有律师表示,车主将车停在自家院子里,不管是否锁车门还是锁坏了,发生这样的事都属意外事件,车主不需要担责。
父母任由才4、5岁的孩子到处跑,过于疏忽对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才是导致悲剧的最大根源。
疏忽就是粗心大意,父母要么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安全防范一刻不能松懈,要么过于自信地以为孩子不会出现任何危险情况。
为人父母的我们,事关孩子一定不要有任何疏忽,因为真的有可能,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要了孩子的命。
【2】
父母一时疏忽,孩子遭遇不幸。
6月25日晚上,在四川成都某小区内,张姓父母找不到8岁的儿子了,后来查监控才发现,8点半左右,男孩独自一个人乘电梯回家。
就在电梯里,男孩被一个年轻男子尾随,随后被拖出电梯殴打,后来父母在地下停车场的角落里,找到了浑身是血的男孩。
男孩头部及体表多处受伤,幸亏送医及时,才没有生命危险,而17岁的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真的是想想就觉得可怕,如果不是父母的疏忽,导致一时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不会遭遇如此不幸。
前一段时间,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慧择网发布的《儿童保险大数据报告》显示,很多儿童安全事故是家长的疏忽造成的。
其中6大疏忽分别为:独自玩耍高空坠落、公共场所孩子走失、游泳无人看护窒息、安全座椅使用不当、乘坐电梯逆行打闹和轮滑骑车马路穿梭。
北京斯福社区安全服务中心主任侯莹指出,家长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因素,更要尽心尽责,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尤其是对于12周岁以下的孩子,父母不能指望告诉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后,就放手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疏忽。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是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都有待提升。
父母要意识到,孩子的行为跟思维很多时候并不能匹配,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需要父母的监护和保护。
只有父母不再疏忽大意,而是时刻绷紧孩子安全这根弦,才能确保孩子安全长大,而不被意外伤害导致悲剧发生。
【3】
不做疏忽大意的父母。
《晏子春秋》中有句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我们只是普通的父母,没有圣人的千般思虑,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为人父母的责任感,才能尽量不因为疏忽大意而伤害到孩子。
首先,孩子身边时刻有人看护。
我知道我这么说,肯定会有人反对,说如果要求父母随时跟在孩子身后,那么当父母也太累了吧?而且这样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呀!
这样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智不成熟,经常不会意识到危险来临,父母时刻看护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5月9日,大连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淇淇的案件迎来民事诉讼开庭,去年10月20日,淇淇美术培训班结束后,妈妈因为睡午觉耽误了接淇淇。
淇淇一个人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被13岁男孩残忍杀害,这也成了妈妈最深的伤痛,如果自己去接淇淇,淇淇肯定不会出事的。
孩子6岁之前,身边必须随时有人看护;孩子6到12岁之间,父母同样不能放松警惕;孩子12岁以后,适当给孩子独立,但是必须随时跟孩子联络确保安全。
其次,父母在孩子身边,也不能大意。
是不是父母随时在孩子身边,孩子就安全了呢?有研究表明,在18点到24点的居家黄金时间里,却是儿童最容易受伤的时间段。
有位爸爸说他16个月孩子特别喜欢吃东西,他就把荔枝肉撕成小片给孩子吃,然后家里人又给孩子两节甘蔗啃,结果孩子噎住了开始哭喊。
爸爸赶紧抱着孩子拍后背压肚子,孩子才把一节甘蔗吐出来,爸爸说他要吓死了,责怪自己放松了警惕,没有及时制止。
危险无处不在,甚至孩子走个路还能磕到绊到,父母不仅要随时在孩子身边,更要及时预判危险,确保孩子不被伤害到。
第三,安全教育与安全守护相结合。
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父母不可能一直跟在孩子身边,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特别重要,至少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安全系数。
父母可以通过《不跟陌生人走》、《不要随便摸我》等安全教育绘本,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并且尽量掌握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父母不能以为给孩子安全教育就行了,父母还是要经常提醒孩子,并且力所能及地守护孩子,不让孩子有被意外伤害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警钟长鸣的道理,更不希望孩子遭遇意外,那么父母必然是要多辛苦一点,才能呵护孩子健康长大。
【4】
父母越谨慎,孩子越安全。
上个周末,儿子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玩耍,我跟在他身后,提醒他骑车速度一定要慢,注意观察车辆和行人,不要撞到别人。
结果儿子越骑越快,我赶紧喊儿子慢一些,但是他已经听不到我的声音,一个不小心在转弯的时候摔倒在地上。
看着膝盖上的一片淤青,我又心疼又生气,赶紧带他回家清洗,等他终于安静下来后,我才问他:“以后骑车能慢一些吗?”
儿子低着头说能,身为父母我时刻警惕儿子的安全,平时更是耳提面命教导他,但有时候让孩子吃点小亏,他会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教育学者于丹说,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
当父母能够谨记使命和职责,时刻以孩子的安全为己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安全成长,让孩子拥有灿烂的未来。
不要做疏忽大意的父母,而是做谨慎细心的父母,我们才能陪伴孩子一路长大一路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