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歌刘鑫案》角色错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江歌刘鑫案》角色错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 婚姻幸福师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21:23 被阅读17次

最近一日本留学女孩因被其闺蜜前男友残忍杀害,引发了万千网络大众的关注,“江歌遇害案”,从此成了“江歌刘鑫案”,随着局面的一个视频播出,更是因“惨死、冷漠、仇恨”而沸腾了整个网络民众舆论。

事件所有人物关系图

本文不同于其他媒体,对于事件不做过多阐述和评论,原因有二:其一,网上有非常多关于这个事件详细信息,想了解的可直接去翻阅;其二,人们的认知往往取决于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会引起不同的结论,哪怕是同一个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所以在还未正式开庭,事实还未真正公告前,对于事件及网络上各方的声音也就不再做过多的评论。

本文只想借用此案件引发的思考,普及一点点普世智慧,因而避免让我们陷入类似痛苦境地而不自知。

角色错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所有的痛苦源于角色错位

人生,严格来说就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就如我们看一场电影一样,为了剧情和观众喜好,演员需扮演着各种角色。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也不自觉地穿着“角色的外衣”,用以迎得他人的认同,取悦于别人的接纳与欢喜。

同样,人的苦恼大多也是因角色引起,比如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分干预,事事替孩子做决定,以名为孩子扫清一切成长路上的障碍,结果引来孩子的反抗叛逆而痛苦不已;又如某“知深”演员(自己也当过导演),在某剧中扮演男主一角却自以过往“丰富经验”处处“好心”指导某片如何拍摄,搞得导演极其不痛快,剧本失控,最后拍成了一烂片。

其实细想下来,以上角色错位导致的痛苦无非来自两个方面:1.角色越界、2.角色不作为。以刘鑫江歌案作为分析如下。

一、角色越界:江歌

所谓的“角色越界”有两层意思:1.没有认清自己角色的定位;2.抢了别人角色的责任。

陈世峰是刘鑫的前男女,其与江歌没有任何关系,陈某与刘鑫反生分手风波,原本剧情角色理应是刘鑫和陈世峰,而江歌不仅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还直接干预了剧情甚至越界取代了刘鑫的角色与陈世峰在屋外发生了争执,最后“成功”引发陈世峰原本与刘鑫的纠葛怨气发泄到了江歌身上,连捅十刀,那是在多么怨恨的情绪下才能做出的过激行为。

故而江歌之死其本质不能怪别人,只能痛心的说是其角色越界导致。

二、角色不作为:刘鑫

所谓的角色不作为,就是没有做好本角色该做的事情。

纵观为什么“江歌遇害案”,现演变成了“江歌刘鑫案”?刘鑫为何遭到了千万网友痛骂,指责,为此丢了工作,全家人被舆论攻击而无法正常生活?此处暂且对于网络暴力不做任何评论,而是直接追溯因果逻辑。

“因”:刘鑫事前事后的角色不作为;果:刘鑫被网络暴力搞得“生不如死”的境遇。

事前不作为:

案发前陈世峰来找刘鑫要求复合多次遭拒,心中的不甘让其案发当晚再次来找刘鑫,作为刘鑫的角色,在陈世峰与闺蜜发生口角的时候,理应出来承担自己的角色,因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前男友骚扰而影响到了闺蜜。

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释,当人们预期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便会出现各种情绪表现,愤怒和憎恨就是其中的一种。此时的陈世峰无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刘鑫如对此心理学有所了解当务之急应安抚陈某情绪,降低愤怒指数也就不会有后面故事,当然,刘鑫因恐惧也可选择躲在屋内对陈某避而不见。但其万万不可的是独自留江歌在屋外承担了本该刘鑫自己的角色。

而江歌案尚未真正审理,我们并不清楚的是,在生死瞬间,刘鑫是否关上房门,见死不救,任由江歌被连捅十余刀致死。如果是这样,可认定刘鑫的不作为是因不履行先行行为(前男友冲其而来,闺蜜劝阻在前置身险境)产生的救助义务,而负有一定法律责任。

江歌在东京租住的公寓门前

事后不作为:

据媒体报道,事发后,对于江歌母亲的见面要求,刘鑫一直逃避,冷漠,甚至出言不逊。就常理常情而言,江歌母亲想与刘鑫见面,希望了解女儿死亡之前的每一个细节……但刘一直拒见,长达300个日日夜夜,按江母自己的话说其最开始仅仅只是要求见面却被刘全家拉黑,无奈下开始使用网络曝光了刘全家隐私,原本遇害案主角是陈某和江某,而刘鑫事后的不作为却导致了如今的“江歌刘鑫案”甚至陈某都成了故事的配角,万千网络暴力直指刘鑫。

查理芒格说人有以牙还牙的心理倾向。刘鑫对江母的漠视,导致了江母“过激行为”,直接曝光刘全家信息,而从心理学上来看群众又有一种“社会认同倾向”,所以当局面的视频曝光后,人们认同江母的遭遇,互传视频,传的时候还会评论,评论什么呢?当然都是骂刘的,结果更多的人看到周边人的都在讨伐刘就照着做,社会认同倾向也许造成了认知缺陷,让案件还未审理公布真相前,网络已经压倒性的站在江母立场对刘鑫骂声四起。

抛开整个事件复杂的过程和立场不谈,单纯只是从江歌刘鑫角色去看,我们深刻反思到,角色错位所带来痛苦,小到郁闷,大到丢失性命。

其实角色错位引发的痛苦,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只是在于我们是否有悟性能通过一个事件看透本质再反观自己。

比如我自己多年以来就受到了与父母角色错位而招致的巨大痛苦,直到如今才清醒的认识到其实是女儿越界,父母不作为导致的共同结果。父母因情感纠葛十几年来争吵不断直到现在如同陌路,而他们又都无比爱我,甚至两人为了获得我更多的爱,让我卷入了他们的征战中,作为女儿我干预了他们的争吵,并一度偏见的认为是母亲的错误,因而恨母亲对家庭造成的不幸。为此,以他们的痛苦而痛苦,以他们的情感纠葛产生了许多怨恨,更引发了对爱情恐惧又极其渴望的矛盾心理。

多年角色错位痛苦挣扎到如今才得以清醒,虽然现在父母依然形同陌路,但我已把父母的角色还给了他们,他们以成年人的角色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而我以女儿的角色同等爱着他们并活出自己,他们做父母,我做回女儿,如此角色转变后,我们彼此的关系顺畅许多,彼此也比以往开心释然许多。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事件本身没有是非,没有真相,只有角色错位而引发的痛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歌刘鑫案》角色错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oo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