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仿佛是一个轮回,我说的是连接以及连接所带来的改变。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了两次「World Wide Web」(万维网,这里只是借用其字面意思)所带来的巨大改变。
第一次是PC的万维网,也就是最早的互联网,通过网线把所有的电脑连接在一起,人和人可以通过电脑在虚拟世界交流各种信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地球村」的面貌成为一个整体。
信息和信息的连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BBS和搜索引擎的出现,前者以信息偏好为核心把相同爱好的人相聚在一起,后者把信息列条目以便于人们查询和点击,由此拉开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大潮。
这波大潮本质上是人类基于PC互联网建立了一个和线下隔离的虚拟社会,「在线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那个时代的名言,匿名者通过昵称和帐号建立虚拟社会的前台身份,扮演着他们在线下原本无法扮演或者羞于展示的角色;而建设者则在虚拟社会中搭建了一个个的舞台(网站),让那些同好得以共同表演,展示其知识和经验;无名小卒借着浪潮走上前台,摇身一变成为信息的组织者,以版主、站长的身份担任起了虚拟社会的管理职责;线下的小商小贩通过信息黄页找到了买家和卖家,迅速突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壁垒,成为了虚拟社会的受益者。
就这样,线下的使用者通过线上信息的连接,把信息不平等抛之脑后,进而比别人更早地获取到跨越信息鸿沟所带来的好处。
然而,在人的层面,因为人们依托于网站、依托于信息聚集,因而,在这个阶段,人们还是「部落化」的,那些掌握信息的人成为了部落的酋长,甚至进而掌握着信息分发的权力,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
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脑的万维网和人的局域网」时代。
第二次是人的万维网,也就是Social Network,通过社交网络把人连接在一起,人和人可以自由地通过电脑和移动设备传递消息,发布动态,彼此沟通。如果说此前人类上网主要是发布信息,那么之后更多地是在发布状态。
人和人的连接,期间最重大的两个代表性变化就是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前者让交易上网,突破了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物理边界,而后者则让人always online,无时无刻不处于和虚拟社会的连接之中。
这波大潮本质上是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边界开始模糊,虚拟社会的身份在现实得到认可,同时虚拟社会匿名所带来的混乱也被现实社会所警惕,由此带来了人和人真实身份的连接需求。Facebook以实名社交取代了此前的匿名社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中国政府推动的实名制上网,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此的延续。
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一个用实物交易,一个用手机号,一方面加深了人和人实名交往,另一方面也把现实社会的虚拟化往前推动了一大步,最能代表这方面进展的莫过于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全世界2015年仅仅一年的数据量增长就和此前人类所有的累积数据量相当。
如果说此前「地球村」还有些名实不副,因为还仅仅建立了信息连接,那么,在社交网络时代,人和信息都可以自由连接,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已然如同共处一村,世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站在物的角度,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和连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物被加入到了联网的时代大潮中来,从数据上来说,物的智能化目前还仅仅处于数据收集的初级阶段,数据和数据的连接都还仅仅在平台内部可行,物联网还只停留在概念上。
也就是说,这个人和人全方位连接的时代,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人已然打通,而虚拟社会的物和现实社会的物还仍然被数字分隔,处于数据孤岛的状态。
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的万维网和物的局域网」时代。
上述两个时代,人和人的连接从开始到深入,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似乎未来将会世界大同,人和人之间再无隔阂,万众一心,可惜,了解现实的我们都知道,这只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麦克卢汉在表述「部落化-地球村-再部落化」的概念时,仍然以现实社会为基础来阐述人和人之间从部分连接到全面连接再主动回到部分连接的状态,然而,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虚拟社会中同样如此。
如果我们把现在视为新时代的开端,那么这个时代一定是物的万维网,也就是物联网,物和物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人所有的对于物的行为,都会被数据化和结构化存储下来,并且产生连接,进而服务于人的本身,现实社会全面虚拟化。
然而,因为物和物的连接,却带来了新的意想不到的改变。
传统的人类世界,因为信息处理和传递很难很复杂,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因而出现了四大媒介,出现了专业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职业,人类接收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和使用什么媒介有关,从最初的文字媒介到图片媒介再到声音媒介,最后被音视频媒介集大成。但是,相应的,在这些媒介中也出现了垄断性的媒体,出现了议程设置和魔弹论——人们关心什么,是因为媒体想让你关心什么。
人类第一次根据其所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意愿被分化成不同的群体,小市民们只关心黄色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职场白领们还会看看时尚潮流、泛财经新闻和文艺新闻,老板们则需要专业报告和数据团队来告诉他市场变化,从而抓住市场机会。人类主动或被动地「部落化」了。
同样的,在物和物的连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及其难以处理的数据和需要极强计算能力的专业需求,要把海量数据转换成信息,对于每一个人类个体来说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只能把这一切都托付给机器。数据的集中化专业处理,让信息再度处于被垄断的危险之中——人们关心什么,很可能是算法想让你关心什么。
而事实上,在这之前,因为信息泛滥,人们就已经开始自发地开始了靠近社交网络中关键节点的过程。在此前的《离职声明》中,我就已经描述过这样的场景:「整个互联网世界就形成了“大世界”和“小世界”并存的状况,一方面,少部分媒体和知名人士在利用世界网喋喋不休地向所有人传播着自己所知晓的一切;另一方面,处于“信息孤岛”(连接数很少)状态的人群,也在主动去寻求“集散节点”,并且聆听TA集散并整理后的信息。」
这个场景说明,人们已经厌烦了万维网的「多对多」无休无止的信息传播,而是希望从关键节点那里一劳永逸地解决信息集散的问题,并且,希望从和关键节点的连接中获得相对他人的优势。我的观点是,「关注」(follow)关键节点这一行为再次把人类拖入了「再部落化」的进程之中。
微信就是其中的代表。首先,使用微信和不使用微信的人群之间,就已经开始因为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不同,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当然,不一定是正向的);其次,因为关注好友朋友圈和关注公号的不同,人们再度被聚集在某个关键节点之下,圈子和圈子之间交流边界重现,掌握相似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人被聚集在一起,而无法从信息中获取好处的人则被抛弃。
和选择关键节点相比,如何选择和使用算法是一件更专业的事情。算法可以理解成基于数学原理对现实社会经验公式的抽离,比如说用贝叶斯方法处理垃圾邮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算法背后的实质是人机分工,人做人擅长的事情,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情。从长远来说,所有重复性劳动最终都是可以被算法取代的。
那么,自然,那些继续做人擅长事情的人,和那些在做机器擅长事情的人,在算法层面上就被分化成了两类人;而在前一类人中,无意识地做事和有意识地做事的人群又是不同的两类人;在有意识地做事的人群中,不同行业的人群又再度分化……最终,所有的人都被再度部落化、圈子化。
譬如说「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难民」。
这就是「物的万维网和人的局域网」。
而这一次,所有的圈层因为机器和算法的加持,都将牢不可破。
----
人了解世界的时候,都是先问who & where,慢慢学会问why,当对答案不满足的时候就开始问how,所以,knowhow才是人对世界的回答。谢谢关注Knowhow_Ho,何夕一言堂,这是我对世界的回答,一家之言,不求正确,但求有所启发。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https://img.haomeiwen.com/i1776/f90b49465783919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