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孤独症
第一期 什么是自闭症

第一期 什么是自闭症

作者: 薛九鼎 | 来源:发表于2017-06-18 10:34 被阅读0次

    一、什么是自闭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于1943年首次被美国精神病医生里奥.肯纳观察记录并发表。我国于1982年由陶国泰医生首次研究并发表。

            孤独症到底是什么呢?在DSM-V出来前,把孤独症归于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对患者的社交、沟通和行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谱系障碍”,是终生疾病,每个患者的症状都是不同的,包括程度、症状最初体现时间和症状。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婴幼儿自闭症、雷特综合症、儿童期分裂障碍、阿斯伯格综合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2013年5月,美国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归于精神发育障碍并单独分类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

            孤独症的四个标志性性行为特征:

    1.与一般人群不同的社会交流障碍

    2.语言与交流方面的障碍

    3.对变化的拒绝、对规律的遵守、动作的怪异、重复性行为

    4.在儿童期体现症状

            目前的研究表明,孤独症没有国籍、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的区别,是一种终生障碍,尚无根治方法。

    二、病因

            现在国际上并没有找出确切的病因,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基因

    目前,在识别与孤独症有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多种基因以及基因突变,还有一些基因或者染色体疾病。

    2.大脑结构异常

    大脑受损,大脑异常生长等

    3.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并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与孤独症有必要关系(有研究表明,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孤独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部分孤独症患者还经历着其他障碍的伴随(恐惧症、强迫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焦虑症等)或者生理方面的困扰(睡眠、消化系统异常、过敏等)。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孤独症的复杂性。

    三、发病率

            在我国,并没有适合被官方引用的具体数据,参考一些研究,有的说我国的发病概率为1:100,有的说为1:88,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参考部分地区(2007年香港16:10000;2011年台湾28.72:10000)

            美国目前的比率为1:68,韩国为1:38

            在孤独症患者中,男孩的患病几率大于女孩,在5:1,中国的话在6:1至8:1中间,但是孤独症女孩的病情会比男孩严重。目前,孤独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与诊断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对孤独症关注更多有关。

    四、自闭症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部分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

    1.沟通

            孤独症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有些终生没有语言。有语言的孩子能表达简单需求,但不能主动发起对话,有怪异的语调等等,他们在沟通方面有以下困难:

    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用尖叫,哭泣表达意愿

    不能描述环境中使他们不适的现象

    不能提抽象的要求

    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或不适

    不明白指令

    不能与人进行互动式对话

    误解别人的意思

    不能维持对他人的注意力

    不能用语言来描述情绪

    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做出解释

    不能与他人协商沟通或者讨价还价

    2.社交

            这里指的社交是指儿童与他人之间进行的社会性互动,发生在孩子与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之间。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极大特点是缺乏目光对视。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方面的困难有:

    缺乏目光对视(或者斜眼看人)

    不寻求互动式沟通

    不能分享

    不能根据他人给出的非语言信息做出反应

    忽视环境信息

    不明白不同场合的社交规则或礼仪

    3.刻板行为与思维

            刻板行为是指重复发生缺没有社会性功能的行为,比如甩手、晃动身体、把物品排成特定形式等,由刻板行为与思维造成的困难有:

    因为不断从事不具备功能的重复性行为而使别人觉得怪异

    无法承受自己认定的方式或顺序被打乱

    不能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一样的

    以为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能忍受别人不遵守规则

    不能接受变化

    不会活学活用,学会的技能不能在生活中泛化

    兴趣狭窄

    不善于组织、计划和安排

    4.感官失调

            感官失调分两种,一种是超敏(过敏),一种是低敏

            超敏是指神经系统对某些感官刺激过度、只是很小的刺激就可能让孩子感觉到刺激的过度。

            低敏是指孩子感受或者意识不到正常水平的感官刺激,需要更大的刺激来触发神经系统。

    常见的超敏症状:

    触觉:不喜欢穿新衣服,不喜欢被别人触碰,身上弄到脏污或水渍一定要换衣服

    听觉:捂耳朵,被突然的尖锐的声音吓到,不喜欢理发,经常哼哼唧唧(发出声音来抵御外界声音)

    视觉:喜欢关灯,不喜欢阳光,避免目光对视,斜视,可能有阅读障碍

    味觉:口味清淡,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挑食,经常作呕

    嗅觉:不喜欢特定香味,闻到某些香味会作呕,经常捏住鼻子

    运动与平衡:行动时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不喜欢粗糙的地面,晕车,不喜欢被推,避免粗暴的活动

    本体觉和空间感:不喜欢剧烈运动,动作笨拙,常常撞到东西,可能出现肌无力现象

    常见的低敏症状:

    触觉:喜欢粗暴的活动,对温度和疼痛没有反应,手上喜欢把玩东西,自我伤害

    听觉:喜欢敲敲打打,喜欢鼓类玩具,喜欢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喜欢大声的音乐、热闹的场所

    视觉:透过指尖看光线,喜欢开关灯,喜欢图案,喜欢旋转的物体

    味觉:口味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喜欢舔东西(非食物)

    嗅觉:喜欢气味重的东西,喜欢闻东西,喜欢喷了清新剂,香水等场所

    运动与平衡:喜欢秋千,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动的状态

    本体感和空间感:喜欢跳跃,走路时脚步重,喜欢靠着人或物件,喜欢推拉类的活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期 什么是自闭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si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