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同事丽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一件郁闷事,很受伤,跟我诉说时也是情绪不太对。
为什么说是第一件呢?因为观其人生,还是比较顺的。性格所致,她每天都过得乐呵呵的,很少有烦恼事。这一次,伤得有点重,连带着我的心情也不太好。
怎么来描述这件事呢?
其实她现在的伤心,我三个月前经历过,只是那时候的她正在喜悦中。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当时我有多难过,她就有多开心。但我的难过却不是因为她,难得的几个评优名额,她是凭实力拿到的,我被小人挤掉的。
而如今,我已自舔伤口三个月,每天都在麻痹自己忘记这件事,事情却有了下文——她送上去也被挤掉了,而比她垃圾得多的那些个,却榜上有名。丽的遭遇让我再次记起这事,再次疼痛,再次心有不甘。
在搜索时,无意看到下面这个,很想找个时间好好去看看这篇《看不懂》。作为同一个职业品种,他一定是跟我和丽一样经历着业界的“黑”,在内心里堆积到一定程度,不写不快。
以前,看过《秋菊打官司》,看得难受。那么多年过去了,再看,还是难受。但此时的难受与彼时,完全不同。
秋菊有冤,非要讨个说法,一级级上告,遇到重重困难,但却还是坚持下来。民告官,历来就不是容易事,但是就为了一口气,秋菊没有放弃。而我们呢,其实我们知道很多猫腻,甚至要找找证据也有一大把,但是我们都怂。也不止我们怂,跟我们一样怂的人很多,有了不服也不敢说,更不敢去告。
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地方可放心告,甚至,现在连微信发个牢骚都不敢。丽只能跟我诉说,因为她知道我懂她的伤心,而我呢?我又能怎样?我安慰她:“现在很多事,咱也看不懂了,自认倒霉吧!”这是劝她也是劝自己!
我是看不懂,我看不懂明明那么烂的人做了领导,明明一心为下面考虑的却一点权都没有。我看不懂明明是个花瓶,却把她捧成了能人;明明那么能干的人却一再被冷藏。我看不懂那个会哭的为什么就一定得给她多吃糖,那个实干的为什么在你们眼里成了透明人。我看不懂为什么溜须拍马不干实事的人都提成了中层,可一旦有事要做时他们都退后三步。
在这业界,我看不懂的事真的很多!你一定会说,每一行都这样。我就又多了一个看不懂:为什么明明大家都知道这不对,明明这现象很严重,为什么大家都一副“正常”之态?
此时,我居然想到了鲁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