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愈发丰富,消费者们就愈发的追求物品的质量。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却也让爱与被爱的人们忧虑感情的真真假假。这也许就是如今媒体充斥着“辨真伪”和“如何看出一个人在撒谎”此类内容的原因。也正如这些媒体上的内容,对于事物价值的识别方法是千千万万,也是千奇百怪。在这万千的方法中,有一种方式是一直为人们使用的,那就是“时间”。
对于物品,法律规定必须有“保质期”,“保质期”内如果物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维修、退换。对于人品,也出现了“试婚期”一词,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无论是物品还是人品,无论是“保质期”还是“试婚期”,我们都将“时间”作为检验、识别真理的工具。正如白居易所写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如果事物的价值是埋藏在河滩上的一粒金子,那时间就应该是河水,时间之于事物的价值正如大浪淘金。
时间确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将事物改变,“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与“今日”如此不同。它也可以检验事物和人格的价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然而何为时间,我们又真实地知道吗?地球自转一周引起了昼夜,我们称之为“一天”,地球公转一周产生了四季,我们称之为“一年”。换言之,“时间”不过是人类将昼夜、四季变幻认人为的量化记录工具。具象化,“时间”不过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昼夜、四季变换。当我们用物理去解释时间的真实价值时,时间便不再神奇。如此一来,时间即昼夜和四季变换,而昼夜和四季变换何以能作为检验事物价值的工具呢?时间不过是人们为了记录物理变化和方便社会生活所人为量化的度量工具。
如果时间不能让事物的真实性为人们所认识,那它何以让人们如此重视?物品的质量是通过一次次使用去得到检验,检验的是人,工具是检验方法,而不是时间。人品的真伪是通过一件件事情去得到检验的,检验的是人,工具是各种事件,而不是时间。时间的流逝在当代科学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不可改变。当我们检验事物的真实价值时,无论用何种方法,得到何种结果,不变的是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沉淀才能让人认识到事物的价值”一说是富有诗意而滑稽的。时间在伴随着事物真实性显现之前,它也伴随着事物真实性被遮掩,并且更多的时间是伴随着遮掩。
正如前文所述,时间之于事物的价值正如大浪淘金。大浪淘金倚靠的是运气和等待。可是不像河水的滔滔不绝,我们的时间是如此有限。所以我们检验真实需要一种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式。我们所期望的时间去检验真理,其本质是等待。时间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实践需要时间,结果的呈现也需要等待。当然,我们需要等待,但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