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研还是工作?这是一点建议

考研还是工作?这是一点建议

作者: 张慧plus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2:24 被阅读0次

    这是张慧plus的第 7 篇原创

    我的微信好友和公众号关注者中,有不少是在校学生或在校学生的家长,以前在iArt(我的第一个公众号,id: iArt_iArt,艺术相关,有兴趣可关注)经常有读者向我咨询关于考大学或大学后就业的问题。

    比如:有的家长会问“自己的小孩在读高中,对艺术有兴趣,转型学艺术特长如何?考取中央美院的希望大不大?中央美院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如何?”

    有的大学生读者也会咨询“即将毕业了,考研和工作该如何选择?如果要就业,该如何选行业和公司?考研后就业会不会更被企业看重?”

    针对第一类问题,由于咨询的人大部分是我的艺术品客户,我对他们的情况略有了解,给出的解答和建议会非常详细,甚至还帮几个客户的小孩联系了靠谱的画室机构。针对第二类问题,因为咨询的人差异化比较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会跟他们了解比较多的基本情况然后给出一些个人建议。

    最近,无论是我的好友圈,还是知乎等平台上,咨询考研还是就业的人越来越多了,可能又到了一年一度毕业季的缘故。关于这个话题,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有一些个人化的建议,分享出来以供参考。这篇文章较长,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选择,建议你看完。

    你不一定了解你自己

    这里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我建议目前的准毕业生尽早进入企业工作。后面我会详细说下我的理由。在说这些理由之前,先说一下我个人的经历。

    我是中央美院的毕业生,4年本科+4年硕士,一共学习了8年。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每个准毕业生都会考虑一下自己是继续考研深造还是就业工作,当然在我看来,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对自己规划很清晰的,大部分人会随大流或者服从家里的安排。当时我的想法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是一路考研、考博,对,我当时的理想是博士毕业进入高校当老师或者去学术研究机构做学术。我那时对学术研究是有很强热情的,虽然不至于有什么过人天赋,不过在同学中算是比较有想法也比较上进的。于是,大四时毫不犹豫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是三年制,我在研二的时候休学过一年,于是变成了4年。

    我学的专业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我的导师也非常nice,对学生很好,是那种类似师父带徒弟的好。我们都知道,高校的老师在外面接项目赚外快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老师的主要收入都是来自校外。而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比较苦恼的是,研究生期间要一直给导师干杂活儿打工,而且没什么钱拿,既得不到能力的系统锻炼,又浪费了学习时间。我的导师在业界也算知名的研究者和策展人,每年在外面接的活并不少,不过他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学生给他打工或者干活,相反,他非常重视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做学术研究的能力,是学校中少有的每周都给自己的研究生上周课的导师。

    为什么要说这段导师和专业的故事呢,因为这与我后来的发展有关系。

    在研二之前,我从来没怀疑过我会一路考到博士并一直做学术研究下去。甚至,春节前我们同门聚会时,导师还专门问我“你毕业后怎么没来找我考博士呀?我一直觉得你非常适合做学术,系统逻辑能力强,与现在的只重史料研究的学生不一样……”,而当时我已经毕业工作四年了,并且在公司也是一路直升,在同龄人中算是非常不错的。对于导师这番话,我只能不好意思地表示抱歉,不过我非常坚定地认为我当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甚至有些后悔,应该更早一点就业。

    这个转变出现在研二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误打误撞进入一家艺术媒体公司实习,这家媒体公司现在还活着,当时公司主要经营两本纸媒、一个新媒体,还有一些线下展览和销售项目,我是其中一本纸媒的编辑。说是实习,实际上就跟招正式编辑是一样的要求,写稿数量、质量、其他工作一样不少。研究生的课程我在研一时就基本都修完了,研二及研三的课程非常少,大任务只剩论文了。这也保证了我能把实习当成全职来做。

    在这份工作中,我逐渐发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外面社会是严重的脱节:在学校中,我学习的艺术史是截止到新中国时期就结束了。而且由于美院的传统是以古代为主,清代以后的民国、新中国都很简略。至于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艺术,几乎没有一点涉及。而我在媒体所做的工作恰恰是与当下正活着并活跃着的艺术家、策展人打交道,这些人的名字我以前一个都没听过。当时的我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当下的艺术生态是由正在活跃的这群人构建的,而且我们不趁这些资料、事件正新鲜的时候研究它,难道非得等到这群艺术家都死了,成为历史了,再拿到学院里当成史料来研究吗?

    这份媒体的工作我做的十分有劲儿,因为比起研究死去的人,我更喜欢与当下的人打交道。因为媒体这个行业需要接触很多人、接触很多信息,我像一个刚刚迈入新世界的乡巴佬一样,感觉要做的功课非常多,于是申请休学一年,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去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我成为了该刊物的资深编辑。这份工作我做了三年半,也就是从研二到研四的三年,以及毕业后的半年,我都在这家公司。当然,除了做媒体外,我还牵头做了公司内的一些展览项目,比如苏州博物馆的尚扬大型个展等。

    经过三年的媒体工作(这期间,我也开通了自己的第一个公众号iArt,当时在业界有不小影响力),我成为艺术圈内小有名气的媒体人。后来新媒体和互联网盛行、纸媒衰落,我也认识到媒体暴露出的诸多弊端和被动,于是转型去了一家互联网艺术社区(现在这家社区已转型为电商)。这是一家创业公司,在这里我第一次比较密集地接触到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工作流程,说实话,最重要的是思维逻辑和做事方法的冲突,因为互联网与纸媒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也正是这家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又全身心地爱上了互联网这个行业,我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入手:比如什么是产品,什么是运营,什么是好的UI,什么是pv和uv,如何维护艺术家的活跃度等。这些是以前做媒体时没接触过的,对于我来讲是全新知识。

    可以说,这家创业公司带领我走到了互联网的大门口,但是还远远没有入门。后来一家奢侈品公司挖我,我觉得跨度太大拒绝了多次,不过在对方坚持不懈的持久“攻击”下,我决定去试试看,于是跳槽去了这家大型上市公司(我入职第二年公司上市的)。刚开始我做的是内容运营工作,因为媒体、内容是我的老本行,也是我曾经以为我最热爱的行业。半年后,部门转型,全面开始做电商,我又从一个内容运营人员转型为一个电商运营者。说实话当时是有不少抵触的,因为搞文字的人多少有点文人气,对于交易、销售、市场骨子里是有排斥的,尤其是搞艺术的人,那份清高,你们懂的。后来我决定抱着学习的心态,只要能让我学到新东西的,我都要谦虚接受,把那份廉价的清高扔掉吧。正是在这种心态作用下,我开始学习各种技能、方法、知识、操作,只要我不会的,就谦虚向同事请教,或者默默观察他们是如何操作的。后来我开始主动承担很多额外的工作,只要是对业务对平台好的,我都会去做。再后来,我升职成了运营总监,开始管理整个运营团队,再后来开始管理整个部门的工作。

    这个过程并非轻松,在大公司做过业务负责人的人都清楚。我们都说大公司比较稳定,一方面这是对的,但这说的仅仅是那种在大公司工作好几年,却一直做着重复性劳动的人,工作内容和岗位薪资都多年不变,这就是所谓的稳定;另一方面说大公司稳定也不对,这主要是在中高层领导层,因为大公司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人才也很多,能做到一个业务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背后不知道付出比别人多多少倍的努力,不知道承担了多大的责任,承受了多少误解和委屈,挨了老板多少骂。我所认识的在公司内担任中高层leader的人,加班是常态,几乎没有休假一说,因为他们既要向上负责,又要向下负责,又要对业绩结果负责,没压力是不可能的。

    我曾经为了做一个线上活动,自己一个人在公司搞活动页面搞到夜里3点多。去年我牵头做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大项目,连续三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周都是12x7的工作节奏。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加班,不过从来没有哪个领导要求过我加班,就是有很多事儿不断在脑子里,不完成就不舒服,即使完成了也想再多学点其他内容,因为能力得到的提升越快,越会变得谦虚,越是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还更多。于是,我在这家公司4年的时间,几乎是连轴转过来的,甚至去年到三亚休假(也是我4年中唯一一次休假),只呆了3天的时间,其中有2天半都是在酒店里工作度过的……

    这一段长长的个人经历,并不是为了说明我工作多努力,而是想告诉现在准毕业的学生:你不一定了解你自己,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人的认知是动态变化的,它会随着你的实践积累和时间磨砺不断改变。

    在我的这段经历中,我曾经以为我只适合做学术,后来又认为我最适合做内容,现在我认为我非常适合也无比喜欢做综合运营和销售。我很庆幸能在研二的时候就参加了工作,甚至我有些后悔考了研究生,说不定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我能更早地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如果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不会考研究生,并且在本科阶段就增加各种系统实习机会。我在工作上是很有激情的,我的每一份工作都使我200%地投入,我的朋友同事都说我是工作狂、女强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那是出自内心的真的热爱,因为热爱才有不竭的动力、不会觉得辛苦。未来,我可能还会发现自己擅长做别的什么领域,就好比现在我完全不介意跳出艺术圈,甚至有些期待自己能在艺术圈外的市场更大的领域中发挥和磨砺,在我的职业规划中,大方向是很清晰的,但是细节不会限定死,也不会规定必须去哪些行业或必须不去哪些行业,一切皆有无限的可能。

    所以,不要过早地给自己定性和设限,多让自己实践、多给自己转型的机会、多让自己接触不同领域的不同工作、多看看那些已有一些成就的学长学姐和你身上有哪些不同,在这个“不断接触—不断成长—不断反馈”的过程中,你才有可能知道一点点自己真正擅长和适合的领域。

    你要知道企业需要什么

    首先说明一下,我说的建议准毕业生尽早就业,只适用于90%的人。对于两种人是不适用的:1、家里有矿,已经规划好出国留学以及留学后回国的各种工作铺路的人。2、家里有些钱,并且自己热爱学术研究,已经规划好一路考博并一辈子做学术研究的人。因为在中国做学术是需要有物质基础的,4年本科,6年硕博,10年的时间全靠家里给钱,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我这里所说的建议,只适用于中国90%的准毕业生,即家里条件一般,无论是否读研究生,都是在毕业后要进企业工作的这部分人。

    昨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毕业生毕业了,然而,今年企业不招人了……”大学内与大学外隔离太严重了,如果你没有在校期间系统长期地参加实习工作,你对企业的了解可以说几乎为零。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给就业市场带来空前的压力。但实际上,即使没有疫情,这两年也是整个商业市场的寒冬,早在2019年初,一些经营不下去的企业就已经纷纷倒闭了,这是个血淋淋的现实。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现在的就业情况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景况。早一点了解企业需求,早一点接触企业工作,对毕业生是必要的。

    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企业的需求,以及企业与学校需求的异同:

    ① 本科与硕士的薪资差异:

    我知道不少人考研究生,是想提高就业的薪酬砝码,因为总体来说,研究生的薪资比本科生/专科生要高。这一点乍看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下会发现,这个薪资对比往往是应届的数据,也就是说,假如你的同学本科毕业就工作了,月薪6000元,你读了三年研究生,今年毕业后工作的月薪是9000元,比你同学高出了不少。但这是你2020年的薪资,而6000元是你同学2017年的薪资。三年的工作足以改变一个人,说不定你同学现在薪资翻倍已经是12000元了。

    所以,看数据要看到本质和趋势,而不是表象。我在工作后的几年内,薪资和职级提升了好几次,年薪50w的阶段目标也很早就实现了,而且在工作之外因为前期在业内积累了不少资源和个人影响力,不管是就业的机会还是赚钱的合作都会有不少找上门,这些都是这几年工作够拼和不断积累影响力的结果,而不是学历带来的。所以,看待薪资不要看起薪,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你要拉开3-5年的时间来看,看你在这个阶段内的成长增值,而不是起点。

    ② 企业需要“上手干活”的人,没有培训义务,系统的实习经历是加分项:

    这几年我面试了很多人,在面试的时候有这样几项原则:

    1)尽量不招应届生,原因是应届生一直呆在舒适的校园里,对社会和企业缺乏了解,现在的年轻人还普遍有些小个性小脾气,容易玻璃心、抗压性不强;应届生因为缺少实习和工作经验,容易对企业产生一厢情愿的想象,一旦想象与实际不一致,落差感倍生,如果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话会自暴自弃甚至离职,对企业来说这是不稳定因素;另外,最重要的是应届生需要培养和手把手教,一般不能直接上手干活,而很多互联网公司节奏非常快,根本没有资源和闲置人员来做培训和带徒弟的事情,所以我们招人时更倾向于招有一点经验能简单上手干活的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毕业生都是上述我说的那样,不排除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但是对于企业来讲,试错的成本太大了,所以一开始就会选择比较稳妥且成功率更高的筛选条件。

    2)如果不得不招应届生,我会看该学生的实习经历和实习时长。是的,你没看错,那些在学校里参加的社团、获得的奖项作用不大,我主要看与外面企业的接触时长和深度。不管是出于赚零花钱的目的还是积累经验的目的,在校期间就积极参与实习工作,尤其是去正规大公司实习的,我会优先考虑。不是说这样的学生工作能力怎么样,这跟能力还扯不上关系,主要是考虑这类学生在企业中已经对一些流程、同事之间的相处、一些琐碎的工作内容等有了一定了解,比完全没了解的同学多了一些心理准备,有心理准备的人入职后进入状态会更快。

    3)看应试者的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何,是否贪图稳定安逸:

    很多公司招人时说得很美好,但应试者入职后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当然这可以理解,毕竟先把人招进来再说。我在面试的时候,对于应试者会直接告知我们的节奏很快,工作压力很大,加班是经常的事儿,而且内部工作岗位也会偶尔有变动,比如临时接了某个项目,就需要有人临时顶上去。虽然实际工作中,团队成员并没有我描述的那么紧张和惨兮兮,不过我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因为只有一开始就做好了迎接各种挑战的人才适合我们。如果应试者一直揪着加班时间、加班费、公司伙食等问个不停,基本就pass了。问这些切身福利非常重要,我也觉得应该问,但是对于一个应届生或者刚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来说,他应该更看重公司和他所应聘岗位的发展前景,而不是眼下的一点点短期利益。也就是,我们更喜欢那种将满足感延迟的人,而不是付出1分努力就要立刻见到1分回报的人。这种人一般对公司没有太大的忠诚度,也更容易是个安逸享乐的人,适合进国企,而不是快节奏的互联网企业。

    4)看应试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如何

    学校是投喂模式,企业是自学模式。工作后你会发现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和日常工作内容,可以说与学校里教的知识关系不大,几乎都需要从头适应和从头学习。这是因为学校教的是知识,企业需要的是实践技能。而大部分企业是没有系统培训的,每个人都是靠自学和自我摸索,所以自我学习能力几乎是最重要的一项个人能力。同一个班的大学生毕业5年后的薪资职位差距是很大的,这其中除去一丢丢运气的成分,更大的差别体现在自我学习能力上。自我学习能力强的人能不断解锁新技能,不断达到更高的段位。

    所以,尽早参加工作实践;不要仅关注眼前利益,把视线放远3-5年;抱着学习的心态,只要能提升自己的工作内容都抢着做;多向前辈请教,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不要怕挨骂,避免玻璃心;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解锁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企业欢迎的。

    ③ 企业晋级看重的是能力和业绩,而不是学历:

    有的准毕业生打算考研其实并不是经过很清晰分析后的结果,有的人可能是有些惧怕工作,还没做好心理准备,读个研究生能晚一年是一年;有的人可能考虑到将来工作后,有个高学历能够为以后的升职加薪增加筹码。

    其实,企业的本质是盈利,互联网的本质是效率公司对人才进行盘点时,会更关注某人在某个时间段内做了什么,带来了什么结果,给公司创造了多少收益。我在盘点团队成员的情况时看重的指标是: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擅长事项、已做工作、业绩结果、团队合作力如何、综合潜力如何,而在长期的工作磨合中,我甚至忘记了每个人的学历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因为这真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这几个指标,这几个指标才代表了你的当前能力如何。

    在现代企业中,提拔有能力的年轻人已经是不再新鲜的事情,80后90后领导70后甚至60后的部门比比皆是。在我的团队中就有比我年龄大很多的人,在我以前的公司也有90后负责一个100多人部门的事情。这些都是能力的结果,而不是学历的结果。

    ④ 越早进入企业工作,就能越早地掌握职场通用技能:

    职场的通用技能有哪些?可以说,除了与你专业知识有关的能力以外的所有技能,都算是职场通用技能,也就是说每个参加工作的人都会用到并且经常用到这些技能。

    比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向上管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换位思考能力……

    学习能力,我们前文提到过,职场中拉开彼此之间距离的能力,归根到底是自我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这个实在太重要了。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不一定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强不代表性格外向、话多、嘴甜。而是,逻辑清晰、语言干练、有主有次、有同理心。我以前不认为自己在沟通方面有问题,直到我注意到,我经常听到我的领导反问我“你说了一堆,你要说的重点是什么?”注意到这个问题后,我每次讲话时都注意我是如何描述一件事的,然后发现我确实描述得不够精炼和清晰。后来我找了很多关于沟通的书来看,并且刻意地模仿我领导的说话顺序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沟通表达不好的根本原因是系统思维能力弱,在说话之前没有理出一个清晰的逻辑。于是我开始锻炼系统逻辑力,有一段时间,我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之前,都在心里打好腹稿再说,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而现在的我经常被朋友同事说是个系统逻辑思维强的人。沟通能力,这一点最容易在团队协作中暴露出来,而学生在学校中真正应用到团队协作的情况不多,如果不加以实践,还真不知道职场中的沟通也是需要训练的。

    向上管理的能力,这个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向上管理并不是讨好、谄媚。向上管理要管理老板的预期,找到与老板相处最有效也最舒服的方式,也要从老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个展开来能单独写一篇文章了,这里不展开。而且,每个老板的性格和工作习惯不同,要知道自己这方面是否能力OK,那得先有个老板才行。

    团队协作和换位思考能力,这个也是说起来很大,但是在职场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如今,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工作是能不跟其他同事接触就独立完成的,很多项目需要多人参与、共同协作、共同负责。团队协作不是指在一个团队里一直做老好人、唯唯诺诺,也不是在团队里担当领头人颐指气使,与同事之前如何相处、项目上如何配合才能效果最佳,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锻炼。

    换位思考能力,这里不说公司内的同事和领导相处时的换位了,说一项与业务相关的,比如我们做一款产品或者设计一个页面,有经验的人会首先做出定位判断: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他们属性和特点如何;这个页面是给谁看的,他们属性和特点如何。通过受众角度来逆推我们需要怎样的逻辑和设计。没有经验的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是的,没有经验和换位思考意识的人,总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这个颜色不够亮,我觉得这样排班有点乱,我觉得这个定价有点高了……”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工作中,有太多的人会选择性遗忘,习惯性地将个人的很多好恶加进来,而忽视了我们所做的产品是面向哪部分用户的,我们设计的页面是面向哪些人群的……这样的习惯,在长期实践中才能养成。

    其实,在工作中,你会发现很多非常简单的事情,都需要形成喜欢和反复琢磨,比如如何给领导或同事发邮件:邮件的开头结尾怎么写比较合适、邮件的内文怎么描述才能结构清晰又说明了主要意图、收件人需要抄送哪些人等。这些看起来太琐碎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如何。

    同样,这些大能力、小技巧,在职场中一般也不会有人手把手教你,都需要自己琢磨、试错、总结,而这些通用能力是在任何职场都需要的,越早得到锻炼就能越早get到。

    所以,无论是从实际的薪酬角度,还是未来的能力提升、职业晋级角度,我都是建议现在的大学生越早接触企业工作越好,不要过早地给自己划定圈圈,不要给自己设限,因为就目前你的经历和经验来说,你还没有能力给自己做出比较全面的扫描分析。所以,不妨让自己在头三年里多接触一些行业和领域,多挑战不同的工作,在优劣对比中,更容易校准适合自己的航向。

    这篇文章里所说的我个人经验比较多,不一定适用所有人,你可以有选择地接受。

    希望对你有帮助。

    ☆ 本文题图为新裤子乐队主唱彭磊的限量版画作品,如有意购买,请微信联系我。

    ——————————

    张慧plus,艺术互联网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先后在艺术媒体、艺术社区工作,后转型互联网,担任上市电商公司运营总监。专注职场精进和个人提升,只写干货,不卖鸡汤。我喜欢自我批评和独立思考,交流可加微信: zhanghui_plus(备注:简书),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张慧plus (ID: zhanghui-plu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研还是工作?这是一点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cu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