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那些属于中秋的“仪式感”年中秋,贪玩的我,没回家。中秋之前,傻傻的想着,想着反正与十一都连一块儿,干脆十一一块走呗,看着八月十五的月亮,有一种“千里共婵娟”的冲动,也是,或许父母也不会“想象中”那么挂念我。而我也早已也是快到了二字头的年纪,当然也不会,像儿时的我,一样挂念着父母。
但是,中秋唯独,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我们在那儿一带的一些小习俗-----插桥香。每年的那几天,总有那么多人,他们迷信着所谓的“习俗”,必然保持着每年依然存在的“仪式感”。当然所谓的中秋,我却并没有那么挂念月饼,打小就不太爱吃。但插桥香,真的是连续十来年,我从未想间断过的爱好,记得每一年每一年的插桥香,就好似就是我每一阶段的时间的缩影,每当我回忆起,一年年的插桥香,就总能想起那么些人,还有那些事。
从2014年开始,这个习俗,就开始时断时续的渐渐消失了,因为那些学业,着着急急地回宿舍,每次心里总会充斥着遗憾,渐渐地,曾经一年年这么过着。或许这样子的烧桥香,更像是一种“问候”,一年里,同岛同村的那些小伙伴们,许久不见的他们,就在这一天,可能许久不见的一句“你好,烧香啊”。也是,难得的问候吧,毕竟时间过去了许久,大家各忙各的,当然可能大家很多也都离去了很多。但是这样简短而又,独白的一句,似乎又能回到曾经大家一起,共同一起玩耍时的时光。还记得,那些年,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都已然成为了过去时,那时的各自,就因为一些能“聚在一起的活动”而高兴的活蹦乱跳,那时的自己也必然是其中一员。
如今,让我回忆起的,可能就是“千里共婵娟”了吧。看着呆呆的月亮,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气魄,但想想自己可能终究还是个未成熟的孩子。或许无论在哪儿,永远忘不了在自己的曾经的家中,永远有一份忘不掉的“仪式感”,它或许只是一个行动,一个可有可无的动作,也是一个代表吧可能。
那些属于中秋的“仪式感”在不久之前,肯德基早已推出了属于那一份“新品”,也算是属于中国人的一种“仪式感吧”。或许。身边的朋友们,也都纷纷讨论着,身边那些“充满争论”的月饼馅们。那些“五仁馅”的孩纸们,永远成为了被“黑”的对象。哈哈,西饼店的长龙队伍,中秋节的光临,或许再一次成为了资本家的侵略。还记得小时候,有一种纪念性的月饼,叫“冰淇淋月饼”,也让人们不禁回首,月饼中竟也有如此“奇葩之物”。
其实,不管那些所谓什么的“仪式感”,最significant的还是“团聚”。圆融的月亮,总似乎能象征着我们残忍的世道,似乎永远也没有完美的事物,即便团聚,亲人们终究聚不齐。“阴晴圆缺”终究还是人情世故之常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