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活着》所写

读《活着》所写

作者: 老马一枚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02:02 被阅读0次

最近无意间遇到了余华所著的《活着》,经过两夜的奋读,很快就把它读完了,当第一夜读了一半之后,白天空闲上网络搜索了下张艺谋导演拍的活着,粗略看了下开头,还是觉得些的书写的更加具有原生态,所以第二夜一口气就读完了。

1.阅读文字感受

先来说说自己熟悉的语言所写出来的作品,自己读的就是一种享受,无论是内容的理解,还是阅读的速度,都跟读国外作品时太不一样了,有一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非常痛快。

记得大学时,因别人的推荐,就读过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不管里面的内容剧情如何,光开篇几章的人名和地名就已经让我受不了,晕头转向的,都说它是一部好作品,但是对我而言,真的很难读下去,自从从校图书馆借阅到期后也没能把它读完,实在是遗憾之极。

所以个人觉得,看自己语言的著名作品就是一种享受。

2.故事内容

故事本身非常能吸引人,一看开头一章就不能停下来,总是想着要看到最后,了解故事的结局。

从富贵进妓院,泡赌场,输掉所有家产而变穷人,再到妻离子散,最终剩下一人守老,很是凄惨,但他确实是在那个年代我国老百姓的一个缩影。

我是80后生人,虽然我没有在生活上受过多大的罪,但是我能在小时候时常听到老人们谈论那个年代的事迹,我所听到的故事比这余华笔下的生活更为残酷凄惨,所以在阅读通篇时,特别有情景感,能想象故事发生在每一个场景,感受人物的一言一笑,一悲一喜。

可能现在的95后,甚至00后很少能听到家中老人讲那个时代的故事了,毕竟现在离那个时代已经越来越遥远,人们也慢慢淡忘了,也就很少提起了,但是活着这本书值得一读。

3.自己对活着的感受

每一个都得活着,不管是过去的,还是未来的,作为人都得把自己的一生活完,富贵在最后只剩一个人时,还能清晰地回忆过去,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用一种大悲过后的淡然接受一切,安静的等待自己死亡的到来。

当他用积攒多年的钱买一头老牛回来时,村里人都在笑话他,可他用习以为常的老笑面对,虽说牛行家说老牛最多能活两三年,可是富贵自己知道,生命啥时候结束这是天注定,谁也说不准,就跟自己家人孩子的离去一样,谁也想不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有的人越是拼命想抓到的东西,可能将离你越来越远,最终什么也没有,就像富贵赌博想赢回家产一样,最终输掉了所有的家产,后来拼命想过好生活,可是偏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一切顺其自然。

相关文章

  • 读《活着》所写

    最近无意间遇到了余华所著的《活着》,经过两夜的奋读,很快就把它读完了,当第一夜读了一半之后,白天空闲上网络搜索了下...

  • 当我读我所写

    从随心、不定时的写作到有灵感就会记录并把一个个灵感变成构思完整的故事,已经一年多了。 在这其中,我收到过很多赞赏有...

  • 读《焦虑的人》所写。

    “人们喝酒是为了忘记那些难受的事情,对吗?”“或者来拥有回忆的勇气,我觉得。” ——《外婆的道歉信》 弗雷德里克·...

  • 读星云大师所写有感

    不论是人还是书籍,都需要我们因为缘分遇见才能碰撞出一定的火花,遇见对的人,一定是会让人如沐春风,无比享受...

  • 读白居易《观刈麦》 所写

    小读圣贤书, 十年落黄榜。 种豆南山下, 娶妻岁月忙。 有妻自有子, 有子有担当。 生计压弯腰, ...

  • 读自己所写《绝煜》有感

    你说什么是对错?对的是什么,错的又是什么。 我不知道,所以我写下了绝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绝煜。 现实本就不公,可...

  • 《活着》|读后感一

    《活着》是余华的作品,阅读之时,让人不禁产生“惨”的心声,越往后读心情越沉重,就像封面所写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

  • 读书‖《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作品,阅读之时,让人不禁产生“惨”的心声,越往后读心情越沉重,就像封面所写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所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dr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