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弟弟打电话给我,我很奇怪。平常早上都是生意上的电话找孩子爸,今天这么早要找我,什么事?
“姐,今天十月十号,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吧?下午我和她出去逛逛,你来帮我看店。”
好家伙,结婚纪念日,他们蛮有仪式感的,今天又是十周年,确实值得庆祝一下。
“我该发个什么朋友圈?一家三口一起拍个照,告诉大家,我十年来就多了拉拉这玩意儿,还有,养了你十年。”特爱搞笑的弟弟对弟媳妇说,弟媳妇只是笑而不语,他们就是这么融洽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生日快乐,弟媳妇》,其中有一段话,今天还想搬过来读读:
“有句很经典的话说,有两种人值得尊敬,一种是跟着男人过苦日子无怨无悔不吭声的女人,另一种是过了好日子仍然对自己的女人不离不弃的男人。老实说,我弟弟就是这种值得尊敬的男人,而我弟媳妇,就是这种值得尊敬的女人。”
今天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提笔写写我弟,唯一的弟,亲弟。以感谢他在朋友圈转我文章《八十一声》时经常对别人所说的一句话:这文章是我姐写的,唯一的姐,亲姐。
是的,作为弟弟,他常以我为自豪。他可能也有所察觉,作为姐姐,我也以他为自豪。姐弟在汕头一起打拼了多年,整个朋友圈都知道,都知道我有个体校毕业后做起了废品的弟,也知道我弟有个爱写文章的姐,他们都叫我国强姐。
(一)兄弟,你留下
二十多年前弟在长沙体校怎么被汕头体校引进过来的,我们都不清楚。他是练举重的,当时从长沙一起过来的,还有个同学,但是经过考核后,最后汕头体校决定只留下一个,有一个总要走。
弟留下了,把身上所有的钱给了那个同学,而那个同学,把所有的随身物品留给了弟,并且嘱咐他,兄弟,你留下!加油,看好你。
看好弟,谁都看好弟,可是打不出什么成绩,甚至连全运赛都不曾参加,在体校会有什么前途?三年封闭式苦训,最后因为腿部受伤,仅仅打了一场省运会,就要永远地退出,要知道体育圈这块,路真的很难走,水也是深得很。
常听说过获过什么什么金牌的运动员在摆地摊,何况我弟这种情况呢?这些事没夸张,因为我就亲眼见过我弟有获过金牌的同学来找他借钱……而弟弟,体校毕业后,没有分配,作为异地生,仅仅把户口迁过来了而已。
没有任何背景,父母也无能为力,在汕头举目无亲,要怎么走下去?想起一起过来为他打过气的兄弟,弟绝没想过回老家,既然出来了,就好好混吧。
弟那时候给开理发店的老乡打小工,也去跑摩的,甚至还卖过烧烤……好不容易等到体育局分配他到游泳跳水馆工作,也不过是个编制外的合同工,和他许许多多从外地过来的同学一样,他们拿着那两三千元的月薪,真不知何去何从。
也许回了老家的兄弟混得有内容了,但留下来的弟,真的很难啊。二十岁,弟说,间续性的励志发奋,持续性的混吃等死,在那段日子,买码,醉酒,蹦的,混夜店,交了一帮朋友。
弟很会跳舞,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是舞林高手,身高一米六,圈内都叫他矮哥,一有活动,他就会成为焦点,快活是快活,但是没钱,快活后,只剩颓废。颓废至极,他也会去外马路的教会市西堂聚会,冥冥之中,上帝也为他预备了以后的路。
他在汕头混成啥样,家里都不知道,只知道回老家过春节后,再返回汕头时,总是要找父母要路费的。
(二)爸爸说,我们做废品试试?
2008年,弟已是老大不小了。父母开始操心他的婚事。成家立业,不成家,又怎么立业?没有立业,谁又想和他成家?
爸爸在长沙见过我表哥开废品店很賺钱的场面,突发奇想要帮弟在汕头开废品店, 电话里和弟沟通,弟也同意。
于是,那年三月,我送爸妈上南县至汕头的大巴车,祝福他们一路南下帮弟来开废品店,而我当时在老家呆着,有海南种瓜的兄弟帮忙我们入股,手里有点小钱,也随时想着怎么一起来开好废品店。
2008年啊,一场经济风暴差点把刚做废品的他们送入绝境……弟说,姐,借点钱,要买货车。那时候,妈妈都回了老家,情况真的很糟糕。
2009年,妈妈在老家看见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阿香(现在的弟媳妇)在家闲着,开玩笑说,香啊,做我儿媳妇好不好?我们一起去汕头?
阿香说,好啊。她本也是妈妈娘家的远房亲戚,也姓刘,居然一句玩笑,真的又凑成了一对“夏刘”组合……弟弟说,命中注定啊,奶奶姓刘,嫁给了爷爷,妈妈姓刘,嫁给了爸爸,现在,弟媳妇也姓刘……哈哈,弟弟说,有戏,三代下流,错不了。
弟爱搞怪2009认识,2010结婚,那场婚礼,就是十年前的十月十号。我还记得那场婚礼,晚上七点开席典礼,弟和弟媳妇六点还在废品店装废纸,第二天一大早就发货……十年来,他们就是这么不分日夜操劳的,所有的节假日都是劳动日。
他们确实懂事,一路走来,经历的狗血事情比小说里编排的还多还狠,被骗,被碰瓷,被跑单……众所周知的2015年梅溪桥纸厂倒闭,弟一下子亏损二十多万,欲哭无泪啊……但是,神的恩典,不到三年,居然逆袭了。
(三)十年起起落落,成就有目共睹
十年成败多少人?十年,不长不短,有人玩着玩着,玩出了新境界,有人玩败了一个家,也有人玩败了身体……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
十年,有的人可以从无到有,也有的人可以从有到无;也许有的人一成不变,也许也有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当然,也有从兴到衰,更有反败为胜的。
弟曾搬迁三次,一次比一次壮大。第一次搬到潮汕路,买了小车和货车;第二次搬到西陇,买了房子;现在搬到鸵埔,有了废纸打包厂房,又换了新货车新小车……最主要,夫妻同心同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还过得非常勤俭,自律,所有废品生意中的脏活重活,都是自己亲自动手,从不当自己是袖手旁观的老板。
因为年轻,他们不吝惜体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间不容易,上帝眷顾了像他们这种脚踏实地认真生活的人,借用一个在我公众号留言令我感动的朋友说的一句话:不是十全十美,但是非常完美。
这话,在他们十周年纪念日里,非常合适。祝福他们。
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个励志故事,我只想说,励不励志,我不知道,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就在我的生活圈里,我就是见证人之一。
弟的朋友圈说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