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孩子到学校门口,却没进校门,看到朋友圈转发的寻人启事,心一直揪着,祈祷孩子快点找到,直到刚看到下面的评论说孩子已找到,悬着的心才落下来。尽管素不相识,但不希望看到有学生出走或丢失,不自觉有种莫名的心痛感,发生这样的事,不管什么原因,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深深反思。
看似物质条件丰富,但孩子们不一定快乐,想到自己小时候的自由与快乐,现在的孩子真的好可怜,电脑、电视、手机等似乎多彩多姿,但孩子的心也许很孤独,缺乏倾诉与心灵的沟通,人是社会性的,特别是青少年,内心孤独缺乏陪伴理解,时间久了便会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们忙于赚钱,老师们忙于成绩或积分,真正认识到孩子的天性,真正对孩子爱与关心,尊重与理解的确不多。也许人是自私动物原因吧,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只顾自己的感受,都知道“换位思考”,但遇到问题就忘了,特别是和孩子换位思考,更少之又少,所以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较多。
比如今天在办公室看到一女生,问她怎么没上课,她说看心理医生了,但还没好,还需要继续看心理,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控制不住自己,掐自己胳膊,还卷起袖子让我看,看她胳膊上满是掐的伤痕,她说她也不想这样,因为家庭原因,感到压力太大,所以控制不住自己。看似和平常学生一样,充满纯真与幼稚的脸,如果不说,谁曾想到会有心理问题,如此好的年龄,正是快乐学习、快乐玩的年龄,怎么就如此多烦恼与压力呢?也许是社会太浮躁化,快乐的人越来越少,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烦恼,为什么就不能轻松点、简单点生活呢?
又想到这几天令人困扰事,有位学生总和班主任格格不入,如果说他不行吧,了解到他品行不错,对父母孝顺,聪明,爱好广泛,学习起来投入专注,所以他家长评价他,爱玩,但作业很快,成绩不错,每次发奖都有,而且懂事。如果说班主任原因吧,我对老师的心理了解,都是希望学生朝好的方面,管理严格,初衷却是好的,希望学生朝好方面发展,可以考到理想的学校,拥有好成绩,成为品学兼优学生。也许性格不同,管理方式难免有差别,班主任要求严格,批评他,他一时接受不了,所以扛上了,而且误会越来越深。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找到问题根源,把问题解决,出现矛盾或对立情绪,双方都会影响情绪。想有机会和这位老师聊聊,能否改变下思路、态度与管理方法,对学生管理适当有点弹性,学生犯错,不要挖苦、讥讽,利用语言伤害学生内心,不管学生感受,只管一吐为快,或是学生一犯错,马上让家长到学校,在惩罚时,更不能“出手””,这些行为与方法只能显示出老师还需要努力,如果反过来,深入了解、沟通交流,换位思考,也许相处更加融洽。
形势所迫吧,家长与老师对孩子都怀有期待,难免对孩子会无形中或不经意间施加压力。希望家长与老师重视学生心理,多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提醒自己,该如何面对孩子?如何沟通交流?用何种方式?也希望人的内心少些浮躁,让心沉淀下来,多份理性,遇事大度冷静,有一定格局,放松心情,让紧绷的大脑休息下,读读教育方面书,喝杯茶,听首音乐,跑跑步等,要适当的休闲与放松,你快乐,孩子才会快乐,你紧张兮兮的,孩子也会随着你的情绪波动。
放下家长与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更会有意想不到的小快乐,孩子,才是世界的快乐天使,用心和孩子们在一起,看起来会冻龄的。 如果校园内看到的都是一张张笑脸,学校才会充满生机,师生快乐了,学习主动性才更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才是关键所在。在快乐融洽温暖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家庭、学校的温暖,感受到家长、老师的爱,心理问题、出走问题就难发生,类似上述问题就会减少。
还是那句话:希望家长老师多份思考与重视,对孩子多份爱与理解,尊重与平等,让孩子心灵有归宿,生活有希望,每天有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