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的散文《春》,不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而且写出春雨的形状。
自古以来,春天就是希望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争相描摹的美丽景致。我觉得春天的故事,都被前人写尽了。
春雨一直在下,我想起了童年在老家的情景。儿时的记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春面不寒杨柳风”,同样是美文中的引用。初春时节,咋暖还寒,春雨来临,天空雾蒙蒙的。
天刚蒙蒙亮(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作文佳句),隔壁的焦二爷起床了。
焦二爷披上蓑衣,戴着斗篷,牵着牛,沿着家前屋后的沟沟坎坎,开始放牛。
春天的芦笋,嫩嫩的,脆脆的,被老牛连根拔起。芦笋上段是芦尖,呈绿色;下段圆圆的,呈白色。
老牛吃嫩笋,本该知足。谁知那老牛,吃着河边的,看着田里的。趁焦二爷不备,老牛冷不丁扭头伸向麦田边,拽起一把麦苗。
“方人精,你要死啊,为什么要吃麦苗?”焦二爷手拿长鞭,摔一个空响,向老牛发出警告。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别说牛不能吃麦苗,即使庄稼人有时也是青黄不接,经常挨饿受冻。
牛是低等动物,它哪里知道人的疾苦。所以,它也只知道哪里有嫩苗,想都不想,它就三下五除二,上去干了。
呵呵!扯远了。越扯越像跟某网热点xinwen沾边了。
春雨一直在下!每次春天下雨,我都会想起老家焦二爷的蓑衣,还有村上袅袅炊烟。也许那就是春雨的印象,那就是老家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