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感恩、推恩、交托的真意
当我们用人相去看时,就会根据外表和记忆去套用「识心」中的「印象」去看待一体兄弟。
然而真相是同一意识心透过不同身体在表达。 你不可能单独存在,大家是一种共存状态。
这种实相不可能用头脑去理解,因为能理解的都是可以分割的。
一体生命无法分割。能分离存在的生命,只在表象和识里。
通俗点说,你所喜爱的和你所厌恶的,包括你所漠然的一切,都是你的生命组成,不可分割。
而认出“我感知的一切和我”都是一体生命——就是在收集“天国”的门票。
你知道的一切都在心中,难道还能有例外吗? 你的整个梦 都是你的心。 所以面条当然有生命。
生命不是用生灭现象去定义,生命是因你赋予的意义而存在。你是生命的源头,你赋予意义的一切自然也有生命。
你感知到的万物因你而存在,难道还有例外?没有意义就是不存在。 生命的英文叫 life,即活力的意思。
死的东西不存在。哪怕一朵人眼里凋谢的花朵,也是活着的。它若不活着,如何扮演凋谢的花朵?
那薛定谔的猫,难道并没有猫? 有,但那只猫不在盒子里,在观者的心里。但是观者可以赋予猫在盒子或不在盒子的意义。
"死、活"都是相。生命的意义从未离开过生命的源头,也即心。 平时人说的活相和死相对于心是平等的。
只有生命存在,没有生命的从未存在过。 一根面条的出现本身就是奇迹。你不只是面条,正如你不只是身体一样。但是你可以赋予面条和身体意义。
当你认清 万物都是和你自性无法分离的意义时,你看到的是“真山真水”。这就是每位奇迹学员最终都要认清的,那时才能说「世界是天国的倒影」。
如果只是「认识到世界是幻,真实在世界之外」——那还是看“假山假水”的阶段。 色空不二!
只有「色空不二」才能说:我们从未离开过天国;才能说:这是无程之旅。 看到“真山真水”才能时刻升起感恩心。 你得到的「恩」,就是你能感的恩——这就是推恩的真谛。
上主能给予我们的就是我们能感恩的一切。 这个给予是无限的,因为感恩也是无限的。 我们与生具备了感恩的能力。
你应该怕的是你不再感恩一切了。当心灵停止感恩时,它能感受到的恩仿佛消失了。
感恩是天赋的选择,感恩本身无需学习,但是「为什么要感恩?」可以通过学习明白。
感恩有障碍时先宽恕。宽恕让心灵恢复平安,感恩让心灵重新开始积攒天国的滋味。 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除了感恩一切还能要求什么。
感恩就是——用心感受到了恩德。所以感恩和接受恩德才成了一回事。
感恩不是感谢,恩德也不是索取到什么。 一切恩早就已经白给了,只是我们忘记了如何领取礼物。而感恩就是认领恩德。
感恩= 感受到了恩德。对了,这才是感恩的真谛!而不是被人俗化后的理解成了——谁为谁付出过什么,所以要记住他人的付出。
后者的感恩模式必然产生对立面,把感恩沦为了二元概念。 把个体生命再看成——同一生命的不同表达形式。
这样更容易看清大家为什么愿心都是一致的。 一切看上去不一致的愿心都是假象或错误解读——这点看清了就是真正破幻了。
所以课程才一再强调: 除了上主的旨意,我们再无其它愿心。 我们的愿心和上主从来都是一致的。
这点明白了才能彻底放下“无明一念”带来的罪咎感。 能分别的都是「识心」引入后才有的幻,真的不可能分别和定义。
“执迷、不悟”说的就是: 当我们执着分别时,无法悟到那“无分别的真”。 如你看到兄弟和你不一样,还没有见真。 课程说——真实就在那共性里。
为什么课程要先教我们 undo小我?因为小我只关注差异,而不具备洞见共性的能力。
课程为了告诉我们这种看共性的目光不是「识心」的功能,专门起了一个名词叫——慧见。
在小我目光下:那不变的,那永远自由的,那一体不分的共性是空无。 差异是什么?差异就是死的和死的对比时才能出现的。
鲜活的一体生命或灵性无法进行对比,这反而成了小我眼中的虚无缥缈,成了不实际的。 所以小我眼中的世界和实相是完全相反的。
有趣的是小我把这样目光下呈现的世界叫「现实」。 六根套用六器,结合时只能看到差异!于是「分辨」成了人用一生学习的能力。
现在我们要开始学习如何不分别了。不分别不是故意去视而不见。 感官和六识的结合依然会继续告诉你有关相的一切,不过作为“超越感官和识心”的心灵,你依然有选择权去邀请慧见的进入。
“见色见心”是破 眼根和意根结合的 分别。 简单说就一句话,就是学会“向内看”。向外看必然是分裂相。当人“向内看”时眼神都是内敛的。 看到识时,你已经不被识所迷了。
【内】在识的背后。识为边界,识前面叫「向外看」。 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纠结的两个比较对象,其实都在识里」,这个比较就是去意义了。
比如,有个道友困惑来问我,她信任的某一位老师和杨定一教授说法不一致,她该继续相信谁?她问:他们到底谁是对的啊? 答:当她看清——两位老师都只在她「识心」里时,困惑顿时消失。
这不是一个识的世界,这世界一直都是天国的倒影。只有我们执迷不悟时,才认为是一个识的世界。 感受到恩一直都「在」,就是感恩。
感受到「在」,就自动感恩,心是软软的平安感。 是的,凡是用心感受到的一定都是软软绵绵,喜悦和平安的。 冲突和矛盾只在「识心」的想里。
「识心」就是我们心灵里,那一丢丢坚持把“无明一念”当真的执着。 因为“矛盾冲突”也可以带来一点点存在感。
为什么是一点点?因为“无明一念”执着的就是那么一点,其最好发挥也只能是一点点滋味。
小我可以用攻击来凸显「一点」无辜。可怜的「一点」啊!选择小我和圣灵就是选择「一点」还是“全部”。
在罪里找无辜是——小我,在无罪里等待是——圣灵。
《奇迹课程练习手册》第44课:上主是我赖以看见的光明。这课就是奇迹版的「见色见心」。 一切「能」,都是我们和上主从未分离的证据。
我“不配爱”是因为:我们误把自我眼中那个“用识定义的我”——当成自性了。 识中没有完美,完美的你也不可能被识定义。
虽然上主不用宽恕,祂的圣爱却是宽恕的基础。恐惧会定人之罪,爱则予以宽恕。 缺爱的心难免会定罪,因为无明下的心灵需要靠怪罪来显示爱的缺乏。
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交托的含义,到底交托什么算是「真交托」? 其实「真交托」不是交托某个具体事物; 而是把整个梦交托出去,让圣灵来替你做梦,你只是做一个观者。
有选择的交托和有选择的奇迹一样是一种有为动机,不会产生真的奇迹,因为自我(小我模式)并没有退下。
把”做梦权“交给圣灵才是全然的交托。让妄心撤离人生驾驶座位。 不是邀请圣灵进入我们的梦境去帮助我们什么,圣灵不会修理我们的梦。 而是让圣灵来接管这个梦,这里的关键是——自我退下。
自我退下意味着——放下对过去的参考和未来的期待,也放下对现在的判断,越少用识越好。
心中只选择爱驱动下的行为,非爱的一切都视为旧梦的延续,无需理会。 非爱的感受本身不可能持续,因为那是假的。就像家里漏水了,第一件事情不是去除水,而应该去关闭水龙头。
「自我」就是问题的源头,这个「自我」不是梦中的某个角色,而是那做梦的心。 只有人放下了自我定义的完美标准,才可能真正臣服圣灵的安排。
圣灵会无视一切人眼里的对错标准,一切矛盾分析,一切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假设;圣灵只会让心灵重新恢复平安,因为圣灵无法把幻当真。
“虽然上主不用宽恕,祂的圣爱却是宽恕的基础”。——以上这句话就是真宽恕,即用「真」去宽恕。 宽恕不灵时,我们很可能还在用「假」去宽恕。
比如,试图想通事情,试图说服自己,试图讨价还价,试图靠宽恕改变情况等。人生没有什么比「见真」更有意义的事了。
有一种情况下可以,就是发现小我已经完全走投无路时,交托成了最后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