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否》原著,淑兰、孙秀才和离,是她一手策划的,跟明兰没关系

《知否》原著,淑兰、孙秀才和离,是她一手策划的,跟明兰没关系

作者: 琪琪妈有话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4-21 17:02 被阅读0次

看剧的时候,淑兰跟孙秀才和离这段看得非常过瘾,也很佩服明兰的智慧。

但是看了原著才发现,明兰只是一个旁观者,真正背后的策划者,是盛家大老太太。

在长梧婚宴的时候,淑兰婆婆就对她颐指气使,惹得盛家很不开心。

在儿媳妇的娘家,这个婆婆就如此张狂,可见,平时对淑兰有多么不好。

淑兰性子懦弱,虽然脸上觉得有点不好看,并没有向娘家求助。

后来,孙秀才在外面找了舞姬,还怀上了孩子,逼淑兰点头让舞姬进门,淑兰这才在身边妈妈的指点下,回了娘家。

因为盛家有家训,不管男女,都不能跟娼妓在一个屋檐下。

而这个祖训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当初盛家大老太爷,就是娶娼妓进门,他宠妾灭妻,小妾把持家里大小事务,害得正房差点活不下去。

大老太太的女儿红姐儿本来只是得了风寒,一副药就能治好,最后却被拖死了。

大老太太只能带着剩下的一儿一女躲到了乡下,这才留住了性命。

盛家的家产都被那个小妾败光了,就连祖宅都没有保住,也典当出去了。

所以,这才有大老太太立下家规:凡我这一支,无论男丁女眷,绝不与娼门女子来往!

现在孙家要迎舞姬入门,这是赤裸裸地挑战盛家家规啊!

淑兰回娘家的几日,孙家不但不上门接人,反而在外面散布消息,淑兰不贤不孝,入门三年没有子嗣,如今外面的有了身孕,还不让进门,非常善妒。

盛家大老太太一下子就看清了孙家的面目,但是为了淑兰的未来,还是硬着头皮见了那位舞姬。

见了人之后,把自己关进佛堂四五日,然后才叫淑兰的母亲李氏过去说话。

最后的决定是让淑兰跟孙秀才和离。

原因有三:

第一,淑兰回娘家的这几日,孙秀才一次也没有上门来请,可见人非常凉薄。

也就是说,他一点不在乎淑兰,走不走他也不在意。

第二,孙家母子没有功名的时候,就自视甚高,一旦有了功名,更不把淑兰放在眼里。

现在我们都在,就这么欺负人,等咱们都走了,那淑兰的日子,岂不是更难熬!

第三,淑兰老实懦弱,斗不过舞姬。

那舞姬妖妖娆娆、口齿伶俐,惯会谄媚有心机,不是个省油的灯,日后她若生下儿子,淑兰还不让她连皮带骨吞了。

虽然淑兰是大娘子,却没有大娘子的款,孙秀才又不中意她,将来肯定被欺负。

淑兰现在还年轻,现在和离,将来还有好日子过,如果从现在就要熬,一辈子就完了。

有儿子还好,有指望,可她偏偏没有儿子,所以,大老太太综合考虑,为了孙女的幸福,还是快刀斩乱麻,赶紧和离。

她看见儿媳妇李氏还没有下定决心,就讲了自己当初的遭遇,大老太爷迎娶风尘女子进门,自己被欺负得差点没命,就连大女儿的命都没保住。

李氏一阵心酸,怕自己的女儿也重蹈覆辙,也坚定了和离的信心。

但是她既担心这个大女儿,又担心自己的小女儿品兰会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心里刀割一般。

这时候跟明兰一起躲在佛堂夹间里偷听的品兰,推开明兰,自己跳出来。

坚决的表明态度,不要考虑自己嫁不嫁得出去,姐姐如今的日子这么苦,必须和离。

于是盛家上下一条心,决定跟孙家开战。

首先,先请来盛家、孙家的长辈、地方有名望的人,做个见证。

和离在古代是个大事,孙家虽然有点不讲理,但是在外人面前,还是要面子的。

有了双方长辈和有威望的人做见证,孙家母子便不能耍赖,也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拿到明面上来说说理。

其次,举例孙家办得亏心事。

淑兰的母亲李氏,当着大家的面,把孙家办得浑事,都一一说出来了。

第一,淑兰给你屋里纳了十二三个人。

淑兰进门不足半年,给你张罗三个通房,一年后又外头买了两个,第二年聘了一个良家姨娘,另三个通房,第三年又是四五个。

可见对于纳妾这块,淑兰并不善妒,倒是孙秀才有点贪得无厌了。

难怪淑兰姑姑怼他,到底是为了子嗣,还是好色?

第二,淑兰进门三年,一个月中有二十多天是睡在婆婆屋里,端茶递水,伺候饮食,下灶上房,三更睡,五更起,打骂从来不还口。

这一句话就告诉大家,淑兰不怀孕的原因了,不让夫妻俩睡在一起,还叫人家生儿子,这婆婆真的是刁钻。

第三,孙家花淑兰的嫁妆,陪嫁单子上少了几千两银子和许多首饰。

女方的陪嫁是自己的财产,有志气的男子是不会花妻子带来的嫁妆的,比如说盛纮就曾经说过。

孙家不仅花,还花得心安理得,软饭硬吃,这一条也能让人看清楚孙家母子的嘴脸。

再次,抓住孙家最在意的两点说事。

孙家的办得事已经被淑兰的母亲都抖出来了,老底被揭开,孙秀才恼羞成怒,咬定要休妻,不肯和离。

这时候,盛家也不示弱,抓住了孙秀才最在意的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舞姬的身份问题。

舞姬是千金阁的人,是贱籍,如果孙秀才迎她入门,他的功名就会受到影响。

可是她的肚子里却有自己盼望已久的儿子,孙秀才一时很为难。

第二件,就是嫁妆钱财问题。

孙家现在的家业和仆人都是淑兰带过去的,都是盛家的老人,知道淑兰要和离,都跑回盛府,把淑兰的嫁妆顺便都带了过来。

孙秀才见自己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又要到解放前,虽然愤怒,却因为面子,沉默不语,倒是孙母想要撒泼打滚。

一个名声、一个钱财,都是孙家想要的,只要抓住了这两个痛处,定能搞定孙家。

最后,老太太出面,给孙家台阶下。

虽然撕破脸也能跟孙家和离,还能非常解气,但是老太太非常有智慧。

在孙家必败的局面下,还给他们一条体面的路,没有赶尽杀绝。

她现身说法,又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讲了一遍,对于之前大老太爷宠妾灭妻,最后倾家荡产的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讲自己悲惨的经历,让盛家家训合理化,有据可依,让孙家母子更不得人心。

接着退一步说,只要孙家同意和离,她就做主将淑兰的一半嫁妆留给孙家,也不枉一场缘分。

本来以为鸡飞蛋打的孙家母子,立刻同意,虽然只是一半,也已经不少了。

这样既帮淑兰脱离了苦海,也不至于孙家母子狗急跳墙,鱼死网破了。

这样计划周密,有进有退的做法,出自一个当初差点被小妾欺负死的老太太之手,显得更加合理。

在剧中,由明兰想出来,终究觉得是带点主角光环了。因为明兰在剧中的人设,并不是穿越来的。

淑兰跟孙秀才这段孽缘,也告诉我们,有些人不会因为你贤良淑德对他好,就会对你好。

有时候,你越后退,他就越得寸进尺

淑兰母亲为了孙秀才,对自己女儿好,给他置办家产,却事与愿违。

其实,从一开始,盛家就把孙秀才惯坏了。

大家好,我是@琪琪妈有话说(琪琪妈的成长经),关注我,持续为你分享精彩内容!一起快乐追剧,感悟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否》原著,淑兰、孙秀才和离,是她一手策划的,跟明兰没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lj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