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10点,才发现当天日更还没完成,头脑仍然是一片空白,顿时有些挫败感。怎么办呢?不写意识着断更,不忍心把坚持了180多天习惯中断,仍然相坚持下去。干脆直接打开简书,当我打开简书时,一个神奇事情发生了,头脑突然冒出一个两个想法,最后选择其中一个关于“没有思相就会成为他人思想俘虏”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梳理了几条建议,稍作整理,一篇几百字日更文章就算完成了。虽然内容有些粗糙,甚至有点充数的感觉,但写完回头一看,也算是整理了自己观点,记录了当下的感想和生活,达到了日更的目的。
这件事后我反思为什么没写时头脑一片空白,一旦开始写就有了内容呢?自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写作能让人进入专注状态。一旦开始写些,无论是通过键盘打字输入,还是手写文字,都会让人注意力相对集中,大脑关注于一个焦点,大脑会围绕某个点进行发散思考,形成一个个观点。
二是写作能让人进行理性状态。写作即使随便写写,人潜意识也会把写作当作一件理性事,去掉情绪化内容。这大概是人类自古以来对文字的崇拜感,认为写作是一项神圣的事情,从而会让人把纷乱思绪整理成条理分明、逻辑严明内容。
三是写作能让人梳理有意义的内容。叶圣陶说过:“写作是说话的延续”,换言之,写作其实就是记录我们的语言,而人每天不可避免要讲很多话,虽然绝大多数是废话,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真知灼见,一旦采取记录模式,大脑就会把过滤掉一些无意义、重复的内容,记录下一些相对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写着写着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我们会不自觉对一些平常的东西,赋予一些特别的意义。譬如,陪心爱的人吃一顿晚餐或看场电影,或许晚餐和电影内容没有特别之处,但如果这是一个特别日子,或者是我们心仪的对象,我们就会觉得这顿饭或电影有了另外含义,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生活仪式感。
总之,当你发现无内容可写,就赶紧躲进书房,打开电脑,开始写一段文字。这时你就会发现你文如泉涌,无数思绪随着键盘滔滔不绝的流淌,这时,你甚至兴奋想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原来是写作天才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