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2/100  窗外的尖叫声

72/100  窗外的尖叫声

作者: 李Polly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09:45 被阅读5次
    72/100  窗外的尖叫声

    我正在看关于海蓝博士的一篇文章,窗外楼下传来一阵刺耳的哭声。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过了好一会儿,哭声更大,还夹杂了大人的吼叫声。好奇心趋势,我停下手机,站到窗前往下望。不知这次的大人和小孩,又是因为什么事情啊?

    一位妈妈,拿着树枝正在抽孩子。妈妈扎着低马尾,头发有些凌乱,上面是件随意穿在外面的白衬衫,下面是条普通的西裤,穿着平底鞋。
    女孩儿大概一二年级,穿得很整洁,粉色的小裙子,白袜子。

    一阵打骂之后,才听到了语言,“叫你上课不听课,讲话!叫你玩!”

    女孩一边大哭,一边站着给妈妈打了一会儿,妈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女孩边慢跑边哭,希望妈妈不要再打,“妈妈,我再也不讲话了,我再也不讲话了。”

    被妈妈抓到后,“站在这里!!”,“中午不许吃饭!!”妈妈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训斥了几声后,朝着另外的方向走去。慢慢离开时,声音也慢慢变小。

    我就再没有围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些同情孩子。
    第一是,妈妈先打骂,也许孩子一开始都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在我听到之前她也已经说过。

    第二,以我第三者的视角,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是一种高大权威对抗无力反抗的弱小。就如昨天看到的,尽管大人们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喜欢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要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力,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

    为孩子打抱不平,自己在房间嘀咕,“打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好好说呢?”

    而老公似乎不同意我的观点,或者说对大人更有同理心,“估计这娃在学校也是啥都不懂”,“可能说了很多遍了吧。”

    “说了很多遍没用,惩罚也更没有用啊!”我回复到。

    “惨了,我们的教育观念不一致。”

    不过我也只是说说,真正在孩子调皮、触碰到底线时,不一定能够做到“好好说”。

    孩子在学校不听课,老师告诉家长,家长一顿打骂,这样的方式有用吗?

    按道理,在学校,应该老师管理,因为父母没有陪堂上课。另一方面,老师一个班要管那么多孩子,也没办法照顾和管控到每一个孩子。

    能解决问题的,也许是三者都一起,互相创造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友好环境,而不是互相责备,让孩子的心声能得到倾听。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也许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归属感的环境。如果在家里没有被过度控制,或者在学校是在鼓励和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一般不会有过多的不良行为。

    72/100  窗外的尖叫声

    大人情绪管理

    对于最基础的情绪管理,我们大人应如何做呢?

    昨天,我在心里对那位陌生妈妈的方式是不满的,当时更多地是站在孩子角度。看完了Doctor魏的文章,才明白以下这几点:

    1.正常人都会发火。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作用,比如愤怒让我们能调动资源、对付威胁。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菜地里种了一些西红柿,好不容易等到成熟的时候,有人偷偷摸摸到你的地里来摘西红柿,你会不会生气?你很愤怒,喊邻居,拿棍子,把那个小偷赶走,捍卫自己应得的利益。

    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许越过了妈妈心理的“边界”。也或者,妈妈下班要接孩子回家,要做饭,也许还要照顾弟弟。在这个情绪大爆发之前,已经积累了其他事情。

    过多的情绪暴力,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好处,那如果已经发生了,有什么办法减少“破坏亲子关系”的程度呢?

    三个法宝: 道歉,接纳,回顾

    首先,在你意识到自己情绪爆发,冷静下来后,跟孩子真诚道歉。比如开头说到的那位妈妈,在回过神来之后,可以蹲下来或者坐下来,总之跟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拥抱孩子,看着孩子的眼睛,真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

    然后,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听听孩子的心声。比如有一次周六我在课堂发火,周日开小会时,问孩子们心生,“昨天老师发火,你们感到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想的?”引导他们把最真实的感受说出来。

    最后,当孩子情绪平息一点,你们可以一起回顾刚才的“事故”,告诉他你当时的想法,解释你为什么发火,说说孩子踩到了你的哪条“边界”

    在这个过程中,记得表达你的感受,“妈妈当时感到很烦躁/伤心”等。并在结束时,安慰孩子。

    这样,一次“发火事故”就变成了“情绪调节教育”机会。

    72/100  窗外的尖叫声

    怎样预防?

    1.抓住。不逃离

    当你开始感觉到有一点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忽视,而是去抓住它,问问自己,是什么让你不舒服?如果你发现了环境中让你不舒服的因素,你就进行调整,“离开它,或者改变它”。

    有时候连着上课,我面对教室里的嘈杂声,意识到自己要憋不住的时候,站到教室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给自己换气,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冷静角”。这时候往往能双方相处得比较愉快。

    如果不逃离,又忍不住,一般都会有一些爆发。

    2.认知重评

    Dr.魏提到,还有一种非常好用的调节情绪策略,叫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
    影响你情绪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的解读。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可能就会发现他不是故意跟你作对。

    比如,孩子用手抹洒了的牛奶,不是故意把餐椅弄得更脏来挑衅你,而是想探索牛奶这种物质的属性,他在认识世界;孩子不肯睡觉,老让你讲故事,因为他白天没见到妈妈,晚上想跟妈妈多腻歪一会儿——这样想一想,你是不是对孩子就没那么生气了?

    3.积极面对,消除来源
    当怒火暂时过去之后,你也要积极面对问题,采用可能的方式,消除让你愤怒的刺激来源,降低以后愤怒的可能性。比如,妈妈们发脾气,有可能是太过劳累,下班回家又堆积着家务,再遇上孩子“出状况”就容易绷不住,那么你就想办法减轻压力,请孩子爸爸或其他人帮助带一带孩子,请小时工来分担一些家务等等。

    以上的情绪处理方式,其实不单是对待孩子,在处理我们与家庭成员关系时,也可以去实践运用。

    不管什么时候,记得像对待朋友一样,善待自己,静观,并自我关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2/100  窗外的尖叫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q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