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作家在成名之后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而言,写作就是个自由的发泄内心想法的事情。世界有她自己的喜欢和价值观,我也有我的理念,每每遇到一些想不通和无法释怀的事,又不能说出来的时候,就想把它偷偷写下来。写出来了好像心里的石头就落了,没有那么纠结。
对于读者而言,读一个有风格的作家的文字,往往能领悟到一些她自己的人生无法遇到的真理。书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冯唐说,作家,就是在造世界。我很同意,建造一个内心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都是我们喜欢的人设,都是我们已经接受的价值,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许真的不用那样争抢,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样的“乌托邦”思想在我25岁的大脑里生了根,发了芽。
有的时候写作就像是一个自救的过程。想不开的道理,写着写着就想开了。看不透的世界,写着写着就看透了。忘不掉的人,写着写着,就忘掉了。
写作也是一个自我输出的过程。每天接受很多信息,来自朋友、领导、同事、互联网、新媒体。信息爆炸的年代,能有时间梳理清楚自己的吸收和排除是很难得的,不要让外界的噪音影响自己的初心。
一个人在大海上航行久了,难免会撑不住,想着回头是岸,想着家里香喷喷的饺子,想着前东家的美好日子,越来越怀疑自己。人也越来越胆小怕事,每一次的选择都被过去的经历所牵绊,不敢放手一搏。
其实人类的大脑思维,就像一个蜘蛛网,会下意识的将以往的经历建立关联,并让它们合理化。告诉自己这样做是罪有应得,因为以前也是同样。一定要和这种思维博弈,不要让他们束缚了自己。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当下的初心,不要再念过去,也不要再幻想将来。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