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被忽悠的方法:如果你的想法和媒体宣传以及和周围人一样,那就表明你已经被成功地忽悠了。
我反观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总是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总是被孤立,为此时常苦恼不已。
今天读到这一句,心里反倒释然了一些。
似乎由此可以判断自己并没有被环境裹挟,没有随大流,没有被忽悠。
然而从小到大,我还是活在别人的观点里:勤能补拙,弱肉强食,不进则退!
竞争意识已经深深影响了我的处事原则。
而我之所以会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表面上是为了纠正不合逻辑或者违背常识的观点,骨子里却是一种好为人师的表现欲。
有时候我开始怀疑,知道的越多并非好事,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烦恼。
会说话并不容易,但是让自己“闭嘴”也很难,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修炼“闭口禅”的原因。
说到三观,我也曾经一度三观不坚定,也没有坚实的信仰,大部分时间都在随大流。
刚开始,我也习惯于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而对于不同的观点选择性地充耳不闻,并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世界观不崩塌。
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去追,而没有想清楚那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直到读了一些关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书,才慢慢地有了一些改变。
而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喜欢用逻辑性去思考问题,而批判性思维的建立恰好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当我在读到如何避免被忽悠这一段的时候是毫无违和感的。
我的防骗逻辑大概有这么几条:
1. 低垂的果实不摘。路人熙熙攘攘,他们为什么不摘,而能等到我摘?只能说它要么是坏的,要么是酸的。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高回报而低风险的事情往往顺带在你头顶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 路上的100块不捡。路人都不是傻子,假使这100块是真的,哪能轮到我去捡;假如它是真的,今天捡了大便宜,明天便想要守株待兔,这反而助长我的不劳而获心理。
3. 免费的东西不领。免费的就是最贵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上天赐予的任何礼物,背后都标好了价格。
但只要私欲在,骗术便无处不在,单靠这几条并不能抵御所有的骗术,还需要建立坚定不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如老师所说:只有它才是抵御外部忽悠的铜墙铁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