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主办的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于10月13日上午9点在清华大学罗姆楼举行,上午是开幕式和特邀报告,下午是作品路演,下面详细介绍。
薛其坤副校长致辞
人工智能进入瓶颈期,类脑计算成为突破点。
希望通过举办类脑大赛,提供交流平台,挖掘人才,逐步扩大影响力,办成世界级赛事。
孙茂松 - 从机器翻译到古诗生成
学堂在线的设计师,擅长中文语言处理
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机器翻译和古诗生成的计算模型一样
PPT概述:
- 人类语言的重要性
- 智人,会说话,可以合作,产生信仰(虚构的东西)
- 认知时代
- IMAGENET
- 2012年,CNN突破
- 语音识别(感知层面)
- 从CNN到RNN(LSTM)机器翻译
- 大潮初起 Warren Weaver(经验主义)
- 第二次波峰(1990-至今)
- 统计机器翻译(经验主义)
- IBM模型1-5,基于香农信息论,需要足够的双语语料库
- 神经机器翻译模型
- 自动作诗的问题复杂性
- 前后句子之间的相关性
- 平仄,多音字
-
抓对问题,做深
- 搜狗翻译用了清华的技术,搜狗提供数据
- 后续计划嵌入世界知识,弥补数据量不足
提问:
- 深度学习可以与类脑结合吗?
- 对脑科学理解得不透,全世界没找到结合的点
- 类脑计算缺少有力的模型,不容易做出来
- 中英文翻译的区别?神经网络如何解决小样本数据的问题?
- 中文,需要先分词,之后和英文类似。
- 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性差,基于统计,解决二八问题中的二,这些问题的数据充足。
- 计划把规则系统放进去
- 人辅助,靠知识解决稀疏的问题
- 人工智能与人的配合?同声传译
- 人工智能只在某些场景比人好,很多方面不如人。人机共存,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 围棋,边界限定,算法可以全部考虑到,极小概率出问题,这种场景全部由机器做。
- 无人车,不能在开放环境中运行,这超越设计者的范围。
- 人机共存,比只让机器做更难,何时交给人做?自动驾驶遇到紧急情况,此时交给人处理,已经晚了。
- 做了30多年人工智能,完全靠人工智能不行。
- 人工智能和人文结合?
- 人工智能和人文结合,只要有大数据,一定有成效。
- 什么是重要问题?需要领域专家的帮助,再结合大数据。
- 金融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可催生诺贝尔奖,但不知道那个领域的难点问题。
施路平 - 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类脑计算
- 中国脑计划:理解脑、治疗脑、利用脑,阿波罗级别的计划
- 从句、转折,机器翻译困难
- 语言输入:无法判断间隔、口误、口音
- 人工智能的挑战:
- 不可理解
- 不可解释
- 一点偏差可以产生巨大错误
- 人工智能可解决:
* 充足数据
* 确定的问题
* 完整的知识
* 静态
* 单一的问题 - CPU(调度)+AI芯片(处理非结构化信息)+Memory
- 挑战:计算机科学+脑科学
- 大数据,找到有用的数据,挺难
路演
用于联觉可视化的弱监督注意力对抗生成网络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 Neuromorphic Approach Synthesizing Cognition in Ultra-Low-Power Neuromorphic Electronic Systems 基于稀疏可逆映射的人脑视觉信息解码 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化音乐质感转换系统 基于CNN与SNN混合的肝脏肿瘤区域识别与分割 SNN Training and Inference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新型脑启发模型:从结构到应用 基于脑电和眼动信号的多模态情绪识别系统 基于学习者多模态反馈数据分析的教学评估系统 基于情景信号的连续多任务学习 基于神经脉冲的视觉编解码研究 基于FPGA的异步脉冲神经网络电路设计 基于强化学习的古诗词生成系统 基于类脑架构的双目联动凝视跟踪飞行平台 基于发育网络模拟的听觉系统算法研究个人感受
- 深度学习在受限场景下、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比较成熟。
- 基于类脑计算、针对各种场景、数据量小的通用模型研究正在兴起,机会很多。
- 国家扶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步伐将加快,顺势而为。
相关链接: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
“中国脑计划”将启动,国家将斥巨资着力三方面脑科学研究
中国脑计划破土,投资规模将数量级飞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