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有一个同事,中午午休时喜欢听鬼故事,尤其喜欢不戴耳机将声音开得很大,整个办公室都能听到。我曾委婉地提醒过几次,可能她本人是属于神经大条类的。我不清楚她是真没感受到别人的不便还是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总之依然我行我素。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带上了耳机。

窗外的月亮缺失了一个小角,暗云浮浮层层地游荡在周围,飞机伴着哄声一触而过。离家快大半年了,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变成熟懂事,学会闷事了。
躺在床上,周遭黑漆漆的,想起通过这件事我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也没说什么话,毕竟人家喜欢那样不是吗?搞不好自己喜欢的某种习惯或者爱好,别人也讨厌只是没说出来罢了。

就像追星一样,自己喜欢的爱豆的某个闪光点在另一个追星伙伴中无法理解,但重要的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追星,各自快乐,不然多嘴去贬低其他偶像,一场撕逼大战不可避免。
现在想想曾经在面包店上班时的那位姐姐脾气算好的了。

浓郁不腻的香味从烘培室飘散开来,再夹加着每日放着的花香,动听悦耳的音乐,清新迷人,心情好上大半天。不过如果把音乐换成哭死哭活的类型,再感受会怎样呢?心累。每次一到这位姐姐当职收银时就会放上这类型的歌曲。
全店员工都不怎么喜欢,所以经常会有人在她放歌时给她切了。当时不以为然,甚至想不通才三十出头的年纪怎么就喜欢父母辈喜欢的歌呢。

现在想想那时有点幼稚,虽然这是小事,但每想起黑历史都羞愧于自己的风度。
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放什么歌是个人欣赏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许是她的经历让她喜欢这类型。自己不喜欢就罢了,做什么去鄙夷人家。多亏那位姐姐没说什么才避免了争吵,或许她心里也欣赏不来别人挑选的,但因为阅历或者素养,从没有说我们,也从没有换过我们挑选的歌。

成长这条河流蕴含了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事,开心的,难过的,好的,坏的。记得最清楚的我相信还是我们没做好的事,会在过后无数次懊恼,无数次叹息,当时怎么没做好呢。
在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前的我们当然很稚嫩,会做出许多在别人看来幼稚可笑的事情,但绝对没多少人会对你说你做的事有多搞笑无趣。所以遇到别人做了某件你不感兴趣的事时,请留在心上,经过脑子,但不必说出口来。

很多人都说成年后会带上伪装的面具,但为何不把它当做成熟后的素养呢。就像网民在网上不修言辞的发泄自己的不满,用恶毒的语言去贬低她人,一个与你素未相识的人分享自己的喜好,可以不喜,但不必攻击。
我很喜欢一位偶像,她是一名歌手,十分突兀就觉得她很可爱然后就喜欢上了。起初喜欢她时小心翼翼的,毕竟那时我还在读书,不敢让父母知道。可惜后来因为一次专辑签收还是被发现了。

这种感觉就像有东西卡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我心想,哦,惨了,我要遭收拾了。可出乎意料,他们只是淡淡提了几句不要过分沉迷,专心学习。
难道父母会支持我追星,当然不是,只是忍住了,没多说。我想这就是成年人的克制。试想如果当时他们极力反对,贬低我的爱好,处于青春期的我不说会大吵一架,也会心生疙瘩。

作为一个平凡人生活中就是在不断地妥协,你在向别人妥协时,人家也在向你妥协,不然将会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吵吵休休,闹个不停。不然为什么总会说成长会有那么多烦恼呢,因为小的时候,看在你年纪的份上,是大人在让着你,而我们长成大人模样了,也要学会让着别人了。
长大后才知道不要轻易去贬低别人的喜好,因为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我们顺着路,心无旁骛,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