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恐惧亲密关系怎么办

恐惧亲密关系怎么办

作者: 乙慧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00:49 被阅读44次

    首先老生常谈,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1987年,Hazan 和 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论放到成人的恋情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s)语境中研究。他们认为,成人的恋情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依恋,它们与“婴儿-父母”之间的依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

    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

    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

    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都会喜欢对方的长相,相互迷恋,为对方专注

    都会有一些 "baby talk":用孩子的方式对话


    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卷,来测量成人是哪一种依恋类型:

    A. 和其他人靠近让我觉得不舒服;让我完全信任他们很难,我也不能允许自己依赖他们。当任何人离我太近的时候,我都会紧张。而通常情况下,别人都希望我能比“让我感到舒服的距离”更贴近他们,他们希望我能和他们更亲密。

    B. 让我和别人亲近相对来说还挺容易。我愿意依赖别人,也愿意被人依赖。我不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也不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C. 我发现其他人往往不愿意像我希望的那样,和我那么亲近。我经常担心我的伴侣不是真的爱我,不是真的想和我呆在一起。我希望和我的伴侣非常紧密,但有时这反而就把别人吓跑。

    结果显示,和“婴儿-父母”依恋类似,有60%的人属于安全型,20%属于“焦虑-抵抗”型,20%属于回避型。

    不过,从1998年发布的两个研究以来,人们倾向于把依恋类型看成是区间,而不是绝对的分类,可以用一张图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人的依恋模式中,和亲密关系相关的“焦虑感”和“回避感”是两个关键的因素。焦虑感高的人,会倾向于担心自己的伴侣“是不是还在那里、是不是及时地回应自己、是不是给予自己足够的注意力”等问题。而回避感高的人,则不太愿意和别人过分亲近。所以我们看到,这两个变量把依恋类型分成了四个区间。

    (在这里,也回答后台一些很严谨的小朋友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在一些文章中说的依恋类型有三种,而另一些文章中有四种的原因,因为从这里开始出现了四个区间。)

    焦虑感和回避感都低的人,是安全型(Secure);

    焦虑感高、回避感低的人,是痴迷型(Preoccupied);

    焦虑感低、回避感高的人,是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

    焦虑感和回避感都高的人,是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这张图同时也说明了,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回避感,每个人依恋类型的程度和表现都各不相同。这四种依恋类型并不是一个绝对、统一的分类。


    依恋类型对我们的影响

    研究已经证明,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和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具有沿袭性。同时,更多的新研究正在证明,成人亲密关系中两个人依恋的方式,和“婴儿-父母”之间的依恋也有高度的类似。比如说,很多在机场分别的恋人,都会表达出高出平时的亲密行为,这和孩子与父母分别是一样的。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因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影响。

    (1)择偶

    通常来说,在挑选长期关系的伴侣时,我们会认为那些“及时给予我们回应”、“给我们很多注意力”、“温暖”、“对我们的需求敏感”的约会对象是更合适和有吸引力的,这和孩子们在父母身上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一样的。

    但是,1997年的另外一个研究证明,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会选择安全型的人作为伴侣。我们往往会选择这样的人:这些人能够再一次确认我们已存在的、对亲密关系的信念。熟悉感(Familiarity)是一个理解我们每个人亲密关系模式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寻求我们已经熟悉的依恋模式。

    在婴儿时期因为父母的照顾方式培养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找到那些会让他们重复体验不安全依恋感觉的人。所以,糟糕的恋爱经历往往会一再重复。

    (2)安全感

    在婴儿期,安全型的婴儿往往是适应性最好的,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恢复与调节能力,和同伴相处很好,也很容易受到喜爱。一项1994年的研究显示,安全型的成年人在长大后最容易对恋爱关系感到满意,恋爱关系也往往持续更长的时间,彼此信任,彼此承诺,互相依赖。1997年的另一项研究显示,他们更有可能把伴侣作为安全感的基础,以此为退路去探索世界。

    与之相应的,1992年的研究显示,安全型的人,更倾向于在压力大的时候向伴侣求助,也更愿意在对方有压力时提供支持。

    而不安全型的人,则容易担忧/怀疑对方的行为。这种担忧常常会激化矛盾,而不是缓解他们的不安全感,这在一项1996年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明。

    (3)回避型(疏离、恐惧)是一种防御机制

    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婴儿与父母分离”的实验中,我们看到,回避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并不会表现出不高兴或者有压力。然而,对这些婴儿的心率及与压力相关的荷尔蒙水平测试却显示出,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感受不到压力,而是一种防御机制隐藏了他们的压力感。表现出冷酷和不在意,就是这样一种防御机制。

    在一项针对成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回避感”高的人做了实验,让他们假设双亲过世,并就此进行讨论。对这些人皮肤的测试显示,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会感到焦虑和压力。而当研究者让这些人压抑自己的这种压力感时,疏离型(高回避感、低焦虑感)的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减少自己的心理压力反应,不把注意力放在与依恋相关的想法上。而恐惧型(高回避感、高焦虑感)的人则无法做到这一点。疏离型的人,心理防御机制是很强的。

    最后再来看:一个人一生的依恋类型是稳定不变的么?

    并不是。

    我们已有的依恋模式,会不断被新的经验一点点地更新和改写;有时候甚至会被完全“重写”。但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初的依恋模式或多或少还是会在整个一生中都对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

    你的问题,就很像是我们微信后台一个最最常见的问题:我是痴迷型,我的伴侣是疏离/恐惧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相处的好一些么?

    这种类型的伴侣其实非常常见。前面说过,我们会追求那些给我们带来“熟悉”的感觉的亲密关系。痴迷型的人容易被“回避感”高的人吸引,带他们重温童年时父母若即若离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需要两个人都愿意为这段关系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建立好的亲密关系。建议两个人充分沟通心里的想法,并作出一些约定。

    比如,疏离型的人需要认真表达,自己需要空间并不是因为不爱对方,而痴迷型的人也需要真诚地说明自己的一些行为是因为无法自控,比如查岗、嫉妒、情绪失控等。

    双方可以作类似这样的约定:

    疏离的一方承诺自己只要看到对方的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回复,假如没有回复,是因为自己在忙或者没看到,并不代表情绪上的厌恶、或者故意的冷淡;

    痴迷型的人也要承诺自己会积极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在得到对方的回应之后,不再持续纠缠,渴望获得更多、更紧密的关系。

    对于这样的两个人来说,找到彼此都觉得“能够忍受”的,不太近也不太远的关系是相处的关键。

    大多数人在不接受长期心理治疗的情况下,其实并不会改变他们的依恋模式,但你的确还是可能通过不同的经历和有意识的努力,或多或少地变得更加安全。如果本身不是安全依恋类型,一开始,你很难觉得安全的人会吸引你。但如果你真的希望变得更加安全,拥有更幸福的人生,你就要有意识地付出努力,去多和安全的人接触,多给对方一些时间,也尽力打开自己的心。

    因此,最可能改变不安全依恋模式的途径是:找一个安全依恋类型的伴侣。所以如果你是安全型,女朋友则是不安全型,你可以帮助她一点点改变。

    此外,还有以下这些方法可能对不安全型的人有帮助:

    理解自己的羞耻感,提升自尊——即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尊重、被珍惜的。这可以帮助你客观看待伴侣的行为,不会对对方任何的一个小行为都十分敏感。

    学着变坚定,对于你自己的需求,不要妥协,要求对方满足。

    学着识别出、看重、并坚定地表达出你的情感需要。

    勇于冒风险,不要在感情中“玩心计”,不要尝试“操纵”对方,直接、坦诚。

    练习接纳你自己、也接纳他人,不要过于挑剔自己与别人的错误和不足。

    当矛盾发生时,不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反应,而是学着去处理和应对。学会从“我们”出发去看问题,而不是“我”。

    痴迷型的人还要注意,不要过快投入一段感情。

    简而言之,痴迷型的人需要学会对自己更负责任,而疏离/恐惧的人需要学会对伴侣更负责。这就能够带来更健康、更独立的关系,而不是一方过于依赖,或者看似独立的虚假的自给自足感。

    疏离/恐惧型的人相比痴迷型的人,更难自行改变,他们通常没有改变的动力,会有很多自我合理化的理由,例如,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很好。选择这样的人作为伴侣,如果真的想要走的很远,可能就要接受:你可能永远无法拥有一段正常的感情。你要给对方很多的空间,同时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信任、信念,因为往往对方不会帮助你做这些。你可以尝试的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表现是因为害怕受伤害;同时让他们意识到的确存在他们可以信任的人,比如你。一旦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也就会开始改变了。

    ----------------------------------------

    盗自“KY教主”

    Reference:

    Fraley, R. C. (2004).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Retrieved August, 16, 2007.

    Mikulincer and Shaver, Attachment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007)

    Levine and Heller, Attached (2010)

    编辑于 2016-12-08・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恐惧亲密关系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xw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