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接触过这本书《这本书》,三番五次拿来背诵陶冶读书的热情,今天想具体了解下它的含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5478/321b48c32547f0bc.jpeg)
原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读完第一遍一定有酣畅的震撼,再读一遍就是情感丰沛,最后就是传达力量。
鸟儿,凌霄花成了反面教材,而木棉成为了理想中的情感寄托。
美好爱情的样子,是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不用说些什么,也能像两棵树,于脚下平等,头上自由并且朝着同一个方向。
三毛:“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这伴舞半阳,沉默是金的姿势,不正是值得学习对生命之敬畏。
致橡树里是舒婷对爱情的坚守的情感表达。
我想起《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一片森林。”这里的故事悲凉,句中悲伤,句末冷淡。
舒婷的诗,在这里简约旷达,情感丰沛给人以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5478/a344223d52f66f6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