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等。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因肺痨病撒手人寰后,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陷入了窘迫的境地。生活的天平压倒性的向母亲倾斜,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母亲不得已整日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家里的贫困导致郁达夫因营养不良而看起来身材瘦小,显出一副软弱文静的模样。同时因家境不好而自卑,自尊心还强,于是往往离群索居,不大喜欢和人来往,从小就显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气质。
或许是在早年时,父亲病死,母亲奔波于生活,郁达夫没有感受到家庭的爱,他的内心世界更加渴望被爱,渴望得到一份矢志不渝的爱情。然而,他的第一次婚姻却是毫无浪漫的旧式包办婚姻。
为了完成年事已高的母亲的心愿,一切从简,在夜色降临时,小脚媳妇孙荃坐着一顶小轿静悄悄来到了郁家。知书达理,有点文化,在乡下还算小有名气的才女似乎抓不住丈夫的心。
郁达夫对这场包办的婚姻并不满意,他一直留恋外面的花草,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已达而立之年的郁达夫遇到了王映霞,变成了热情如火的青葱少年,为她神魂颠倒,辗转反侧。甚至不顾家中的妻子以死相逼,三个孩子嗷嗷待哺,毅然与妻子孙荃离婚。
郁达夫忧郁的文人气息紧紧吸引着王映霞,在郁达夫猛烈的追求下,王映霞与郁达夫开始了甜蜜的新婚生活。郁达夫将自己对王映霞的爱意写成情书和情诗,并将此发表出来,也曾促成一段佳话。
在国破山河的抗战时期,郁达夫一介书生慨然有了英雄胆,不辞辛苦,常常冒着敌人的炮火,深入到前线去考察,写下无数篇激励人心的战地报告。
新加坡告急,郁达夫拒绝了刘海粟的回国邀请,决心扛起抗战工作。最后乘坐难民船,逃难到印尼苏门答腊,蓄起胡子,化名赵廉,在当地开了一家酒厂,准备长期隐蔽起来。
一次意外,郁达夫暴露自己会日语,被日本宪兵队强征作为翻译。郁达夫当翻译期间,当地没有一个华侨华人被日军杀害,这其中必有郁达夫的一份功劳。甚至日军投降后,为了让秘密永远成为秘密,将郁达夫骗出家中,残忍杀害。
很多年以前,郁达夫曾对史沫特莱说:“我不是一个战士,我只是一个作家。”但在时局糜烂的中国,在国家面临存亡危机的大时代,他却变身成了一个斗士,蓬飘域外,惨遭横死。
他是个有明显缺点的文人,但最后,他却成为了一个英雄,一个值得敬佩的伟大人物。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在那个黑暗痛苦的世道,在那个冰冷绝望的年代,正是有了郁达夫这样真性情的穷屌丝老愤青,化自己的激愤、痛恨为实际行动,用他一生的不幸痛苦、沉沦孤独,在许我们后人,一个光明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