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师从著名团体心理咨询大师亚隆的美国资深心理学家乔塞尔森女士所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强调了人际之间相互的联系与共生共存性;另一大特点是专注于女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结合坚实的临床经验、研究背景,带领我们畅游于女性心理世界。
作者根据她提出的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系的八个维度构成的关系模型来写,他们分别是:抱持、依恋、激情体验、坦诚相见的确认、理想化与认同、共同性与共鸣、嵌入、照料。这些内容在我阅读时不同程度的启发我。之所以在有限的篇幅与时间内选择“理想化”来写,说明这个内容在不久的过去或现在是我熟悉的,也可能是最困惑我,当然也是我最想通过学习、输出来加深认识的。
一、什么是理想化?
理性化是一种吸引我们趋向他人以便拥有他们或者他们的品质的内在心理过程。所以一旦我们把他人理想化了,我们就把他们的品性定位在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的范围内,我们渴望拥有我们没有而别人拥有的宏大的东西,比如胸怀、才能等。
在关系中,理想化发展的开端在于发现那些与我们有相同或不同经历的他人有与我们自己不同的品质与能力。理想化是普遍现象,它常常体现在描写爱情的著作、电影等艺术手段中,比如罗密欧为朱丽叶的完美无瑕而神魂颠倒。
二、理想化的实质
我们人生始于带有原始的、广泛的权利体验即有无所不能的婴儿期,他们拥有一种可以掌控世界的错觉。这种全能的感觉随着长大而让位于对自我局限性的认识,即人还被别的东西所控制着。我们懊恼于自己的无能,所以依赖他人的能力给我们安全感,并希望自己最终拥有像他们一样的能力。
亦即理想化是由一系列我们对他人的品味所构成,正是在这种品味中我们在幻想的世界里对他们予以回顾与再现,设想着自我与他们联结起来并达到他们的完美之境。在陷入情网的爱情理想化现象中,根据当代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被爱的一方是我们儿童时代父母的理想化形象的再现,它体现了所有那些值得向往和完美的一面。
三、理性化的作用
对于人的成长而言,理想化是必须的。只有存在理想化,才会对远景展望或者对自我与局限因素边界的超越有一种快乐的感觉。所以青少年朋友虽然少了对父母的理想化,但仍会搜寻那些拥有父母曾经详细描绘过的理想化品性的人,因为他们渴望自己能够拥有别人的荣耀显赫,这也就榜样的力量吧!
书中介绍一个把他人理想化体现正向的例子。亚瑟是伊芙的大学法语教授,伊芙被他的思想、涵养、做派、身躯等深深吸引,他是她在现实中所能看到的最完美的形象,甚至把他看作希腊神话中的男神。为了极度渴望赢得对方的青睐,伊芙通过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他的杰出学生。伊芙以亚瑟为榜样,并在他的热情支持下获得了文学的博士学位。
书中没有介绍这是真实来访者的故事还是出现在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在我认为,艺术与现实是很大区别的,如果用艺术作品来说明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我并不想断章取义,故事还讲述了伊芙想要拥有被她理想化的亚瑟,最终发现对方是同性恋者,她因此做出了戏剧性的自杀行为,应该是未遂,因为后面介绍了伊芙认同了亚瑟的做法,即他做他的同性恋,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崇拜。这里的认同是区别于拥有被理想化的人另一种方式。
四、理想化产生的条件
这个内容是书上没有展开来讲的,有也是只言片语,但因我所经历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所以对它有较深印象。理想化产生的条件我现在能想到的有三点,一是有容易被理想化的客体,二是有容易把他人理想化的主体,三是有产生理想化的环境,就是距离得远,就是人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太近了或者直接得到对方了就淡然无味了。下面我主要说说前两者。
被理想化的客体或者直接说被爱的一方,这些人就比另一些人更容易被理想化,尽管理想化的结果由于其片面性远离了事实真相,但不可否认的是被爱的一方确实有他们的特质基础,比如男性的,很有男子气概,很有风度,很有才华等。
理想化的主体如果是处于儿童的精神分析提到的俄狄浦斯时期,他们把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理想化了,他们希望“拥有”他人。通过拥有完美他人,他们感到自己被强化了,与完美无瑕相毗邻。
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之后,理想化就成为对我们自己的脆弱和缺乏知识的回应:我需要相信其他某个人拥有我们所没有的控制力。书中介绍了一个作者的患者,一位小提琴手,她觉得她的音乐教授们知识的广博程度超出她的所见所闻,几近于奥林匹斯上的众神。她想成为他们中的重要他人,所以她勤学苦练小提琴。她用理想化作为实现自己技能的途径,但她太理想化了,以至于她永远不能感到满足。为了保持像教授们的理想化形象,她以强烈的嫉妒与缺陷感为代价,就是说除了练琴,其他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忽略了。在这个例子中,理想化既是她的动力又是她的阻力,是一个机遇与危险并存的关系,其阻力的根源是她拥有一个脆弱不自信、没有强有力认知能力的自我。
五、我所看到的理想化现象及思考
从上面的介绍,我基本理清了什么是理想化,理想化产生的实质、条件以及理想化有机遇、危险并存的作用。下面谈谈我所了解的理想化现象。
先说一个名人,就是一直喜欢林徽因的北大哲学教授金岳霖,林徽因到了因为金岳霖而在婚姻面前做抉择的地步,最后金岳霖因为不想伤害梁思成而主动退出,最后也是大家看到的,金岳霖终生未娶。我很不敬地猜测,他一直把她理想化了,她就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化身,当然也美,但过于理想化了,又因为不能在一起而保持了这种理想化——通常得不到都是最好的,得到就不觉得完美无缺的。又很不敬地猜测他也需要保持这种理想化,如果破灭了似乎也否定了当初自己的坚持,其实这也很难受!
再说一个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男人很喜欢一个女人,据说还没怎么接触(理想化的条件吧!)即便女人结婚了甚至定居外国了,这个男人也跑过去悄悄地了解对方的生活。这个男人也因这个原因,年纪很大没有结婚。看完,我感觉读了一个既感动又凄美的故事,虽然我友好地看待那是真喜欢,但也难以理解,同时想这个男人到底把对方理想化到什么程度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由于个性的脆弱与极少经历引起的认知缺乏,一直觉得不能独自掌控生活,需要一个人来依靠,也需要借助他人来认可自己,在这些过程中,常常把对方理想化了,学识与人品的理想化,还很彻底。最终发现没有完美的人,其实自己也可以在慢慢地掌控生活。
在爱情里,不需要把对方理想化,这样就仰视,感觉不到自己的可爱与价值了;也不需要感觉自己很有优越感,高高在上。只需要了解,包括对方的优点与缺点,最后依然能接受就好,相爱了就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