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感受不容忽视

孩子的感受不容忽视

作者: 多多余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4:35 被阅读0次

    女儿两岁了,最近休息带她时,发现一个状况重复发生:当有其他小朋友抢走她手里的玩具时,女儿不会有任何反抗,而是噘着嘴默默的低下头不出声。能看得出她是很不高兴的,但是只能默默的在原地站着,什么举动也没有。

    这件事起初让我很困惑,常规来看,小孩子之间的争抢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必要小题大做。但是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讲,这绝非是件小事。
    ​最近读到一本书叫《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所著。书中讲术了如何培养一个懂得情绪管理的高情商孩子,作者给出了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四个步骤,这对我很有启发。

    情绪管理四步骤

    积极回应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程度。
    早在襁褓中的婴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情绪体验就已形成,父母对婴儿情绪回应的越多,越有利于迷走神经张力的形成。而迷走神经的张力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父母要对孩子的回应保持敏锐的感知,留心孩子的情绪波动,而不是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一味的忽视、否定和打压,这是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基础。

    正面关注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应该感到高兴,大可以把它当做一次机会,一个跟孩子交流感受、增进亲密关系的机会,这就叫做共情
    当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高情商父母会欣赏,因为这证明孩子和他们有着同样的价值观。
    高情商的父母不害怕在孩子面前流露感情,他们伤心时也会难过,会哭,还会告诉孩子为什么会生气。这样,由于父母的理解情绪,重视情绪的力量和价值,并相信自己能正确表达情绪,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情绪不当回事,轻视孩子的情绪,都不能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的能力,孩子的情商发展也会很缓慢。

    贴情绪标签

    帮孩子表达正确情绪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贴情绪标签”。
    孩子小的时候是分不清什么是嫉妒、什么是委屈、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失落的。情绪的表达是需要大人来教的,就像教他们识字一样。
    给情绪贴标签,也就是明确的告诉孩子,你正在体会到的情绪叫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这样能很好的安抚神经,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孩子越能精准的表达感受,对情商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有利。简单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比质问孩子好得多.

    为行为设限

    孩子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所有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
    如果只让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关注孩子的行为,不去指导孩子的行为,孩子依然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情趣,反而会变得恣意妄为。
    家长需要在孩子表达情绪后,给孩子明确的行为界限,告诉他们什么是恰当和不恰当的行为。
    重点是让孩子知道出问题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情绪。

    以上就是作者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给到的情绪管理训练的四步方法。
    回到女儿遇到的问题场景中。
    自己手里心爱的玩具每每被抢,而后默默的低下头不说话。很显然孩子此时的情绪是不开心的,还有可能夹杂着被抢后的害怕,和面对陌生伙伴的害羞感。
    此时身边的我以前的应对方式是:
    首先,碍于是小孩子之间的事,虽然心理也不舒服,但仍假装大度,对孩子的情绪没有“积极回应”。
    其次,为了缓解尴尬,可能还故意岔开话题,对此事又没有做到“正面应对”。
    然而,在孩子看来,自己的玩具被抢了,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几次之后,她可能会感受到原来我此时的感受是不对,是不重要的,我的东西被抢并不值得重视。

    如何正确引导女儿的情绪

    利用情绪管理四步法,我应该这样去做:
    当玩具被抢走后,首先安抚女儿:“宝贝,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是不是很难过呀?如果是妈妈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我也会伤心的。如果你还没玩够的话,你可以去和小朋友说,可不可以把玩具还给我呀,因为我也很喜欢呢!或者可以暂时拿其他玩具和他交换一下也是可以的。要是你害怕去和小朋友讲的话,妈妈也是可以帮忙的,你需要妈妈帮忙么?”。
    当然,讲上述事情,不是为了要让孩子锱铢必较。而是因为在当今家长中间普遍流行的“我家孩子不能吃亏”的观念影响下,恰巧女儿在处理自己物权的问题上又有很大的困难,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教会孩子学会引导被抢后复杂的负面情绪就十分必要了。
    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成人的世界单纯得多,成人形式上干预得越多反而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我们急需要做的是通过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对其加以正面引导,通过对情绪贴标签的方法,再做到对孩子的行为设立界限,最后达到帮助孩子提高情商的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感受不容忽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cj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