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意难平的文学人物。这些人物,或是正面,或是反面。例如《水浒传》这部名著中,我就有很多意难平的人物,尤其是作为水泊梁山中的“头把交椅”——宋江,最是让我意难平。
因为,我觉得他是整部书中最悲剧的人物。之所以我觉得他是最悲剧的人物,是因为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
宋江在杀阎婆惜之前,是一个小小的“刀笔吏”。在以其自己的方式“帮助”晁盖等劫生辰纲的团伙成员、干掉阎婆惜之后,宋江这一生都不能做普通人了——他能做且只能做土匪。
本来,以宋江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看,当土匪也不是不可以,而且鉴于其在当时的“江湖”中创出了名堂,有了“呼保义”、“及时雨”等绰号,并且已经成为了江湖中人崇拜的对象,是完全可以在土匪界创出一番天地的——他最终也确实是通过某些“手段”成为了头把交椅。
如果宋江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处境,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是不会选择招安这条路的。
因为如果宋江自知的话,就应该明白,在任何一个统治者的眼里,反叛就是反叛,土匪就是土匪,这没啥好讲的。
但此时的宋江却依然抱有“自己能被朝廷大赦以至于可以受到招安再为朝廷效力”的幻想,因为所谓的“替天行道”只是反叛行为的口号而已(需要重点说明,我没有任何反对农民起义的意图)。对于土匪,只要是有能力的朝廷,都会予以镇压——况且,就以该团伙的所作所为来看,是否真的是“替天行道”,是否是以“推翻腐朽政府为己任”还有待商榷。
而书中之所以会有“招安”之一说,是因为作者借鉴了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一件事。在政和七年(1117年),大臣侯蒙曾上书表示:“(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而当时的统治者的回复仅仅是一句“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由此可见,宋江所想的“招安”,那也只能是被人当枪使。这也可以说是宋江因自己的思想局限性而最终导致被毒死的悲剧的重大来源。
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