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总会教我们一些写作的逻辑和技巧,我那时总是不太能理解那些干巴巴的套路,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套进去就可以出来一篇应试作文。
就例如有一个命题作文“春天来了”,类似的命题在今天小学生的语文课上依然比比皆是。
老师教我们的写作套路是这样的: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总结这个问题。
套在“春天来了”这个命题里就是三段文字。
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开篇明义:春天来了。
分析这个问题,就是从各个角度写春天的事物如:河水的结冰消融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上长出了芽,柳树的枝条冒出了叶子,等等。
总结这个问题,就是进行评价:春天真美啊。
以上的组合写到卷子上就可以得到合格的作文成绩,如果文采更好一些,在各段落引用一些诗词或者名言,或者展开更多一点,就可以得到优秀。
现在的小学生写作文也有很多套路,比如前段时间火遍各大培训机构的“五感法”作文,其实就是在我小时候老师教的“分析问题”里的一种讨论,用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等方式将春天的印象一一描绘出来。
我并不是反对这些写作套路,是因为写作确实需要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是认为,这些套路虽然好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们感知字里行间的美的能力。
就像上面白朴的这支曲子,他的主题很明显也是“春天来了”这样命题,可是他是如何写的呢?
他写了一堆名词和形容词,然后就没有了,没有抒发感情,也没有具体描摹。
可是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春天的极致美丽,甚至眼前已经出现了春天的美景画面。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白朴将这些名词和形容词进行了非常讲究的排列。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也就是说作者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个排列的顺序,是人在观景时身体感受的自然动线,所以会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自然与作者自身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对写作方法的思考分不开,而不是靠别人教的套路去硬套一段词。
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应该是我们体会语文之美的正确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