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四种基本情绪高兴、悲伤、愤怒和害怕。 每种情绪都由四种成分构成: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受和行为表达。
如:每个到我们单位体检的小孩一般都要化验血,很多孩子会害怕,一看要采血就哭,往外跑,浑身扭动使出吃奶的劲反抗,有时一个家长都抓不住。此时这些孩子会心跳加速,呼吸短促,脸色苍白、手心冒汗……。 对采血这事的不同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孩子在第一次采血时是不会害怕的,当他们对这种体验感到疼痛不舒服时,大脑会储存这种记忆,称为“躯体标记”。下一次时大脑会提取出这种让他不舒服的记忆,疼痛,心跳加速,冒冷汗……
当看到别的孩子哭时,后面的孩子也会跟着哭起来。我们的情绪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是因为镜像神经元被激活,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情绪状态与意图。
有时当我们鼓励表扬孩子勇敢或给孩子一些奖励时,有的孩子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上的某些性别差异是后天习得的。受性别文化因素的影响当男孩子表现出勇敢时会受到鼓励被称赞像个男子汉,而当他们表现出哭泣,悲伤等“软弱”情绪时而受到批评。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都在争论情绪、认知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
詹姆斯-兰格理论:“我们不是因为悲伤而哭泣,而是因为哭泣而悲伤”,他们认为生理状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也就是说由于感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唤醒,我们才有了情绪。比如当我们饥肠辘辘时脾气会变差。
坎农-巴顿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和内脏发生变化的速度远远慢于我们做出情绪反应的速度,所以前者不可能引发后者。生理变化的种类有限,而人类情绪却变化多端。他们认为对情境的认知评估同时产生情绪感受与生理反应。如孩子们认为采血会引起疼痛,不舒服的感觉同时产生害怕和生理反应。
斯坎特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我们感受到的情绪既取决于我们对内部生理状态的评估,也取决于我们对所处外部环境的评估。当两种因素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奇怪的结果。吊桥效应( 习惯喝不含咖啡因的咖啡的人意外喝到含有咖啡因的咖啡后可能会错误的认为由咖啡因引起的生理唤起是源自某种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