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富商的寿宴上,有个不会唱戏却长得眉清目秀的小戏子来来回回给大家斟酒递茶。富商见他勤快,便让他在身旁侍候,等席散了,把众仆人都赶走,只把他留下和自己同床共枕。众人被赶出来,也不敢走远,只在屋子旁边候着。突然屋里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忙开门看去,却大吃一惊!到底发生了什么?
古代有个姓商的老实人,去和朋友喝酒。在酒楼中还有一个当地的富商也和朋友喝酒。很快,这伙人酒喝的多了些,都有些醉意。不知怎么的,姓商的老实人便和富商嚷嚷起来了。众人忙去劝架,两人都在酒气上,谁也不让,富商更是直接招呼自己的仆人把姓商的老实人打了一顿。可谁知,姓商的老实人被抬回家后,便断了气。
姓商的老实人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听自己的父亲被无缘无故地打死了,都要为父亲报仇。于是父亲的遗体放在家里,两个兄弟便去衙门里告状了。可当地的县令一看是状告富商,想都没想直接把案子驳回了。两个兄弟不死心,收拾行李又去省里告。
老实人的女儿早就已经许配人家,眼看娶亲了日子就要到了。婆家来人想和商家商量结婚的一些事情。谁知女儿一听,对着婆婆说到:“我父亲尸骨未寒,有哪个做儿女的有心情婚配?”婆婆哑口无言,便也不再提,回家去了。
第2天,老实人的两个儿子回来了,又是败诉。于是哥俩便商量着再去高一级的地方告。女儿大骂:“告什么告?这哪里能告的倒?先把父亲的尸骨安葬了再说吧!入土为安更为实际些。”
于是一家人便忙活老实人的丧事,可丧事刚已办完,女儿却不见了。这可急坏了老实人的妻子,这可怎么和婆家交代呀?于是只得让两个儿子偷偷寻找。
再说富商并没有因为一起人命案扰乱了平静的生活,依旧该吃吃该喝喝,时不时还出去再喝回酒。这两天,富商正想着要如何庆祝自己五十大寿呢!除了摆宴席,还要请一班戏班热闹热闹,最好请现在正有名的春月戏班,听说唱的戏实在让人喜欢。
寿辰这天,富商家里来了许多宾客,都带着丰厚的贺礼,把诺大的院子都坐满了。院子的正北方是一个戏台,很快等宾客坐定后,就要开始登台唱戏了。
大家向富商贺寿后,便坐下开始看戏。这戏唱的十分精彩,有腔有调,唱功了得。这时有人发现有一个长相清秀的小戏子,却一直在端茶倒水,便起哄让他也唱两句。小戏子拗不过,胡乱唱了两句,把大家逗的哈哈大笑。
班主忙出来向众人赔礼道歉,说实在对不住,小徒弟还不会唱,请各位高抬贵手。于是忙让小戏子去给众人端茶倒水。小戏子也很有眼力见,谁的水少了,不用喊便早早给你添上了。富商见这小戏子这么懂事,长相又十分清秀,便把他叫过来伺候自己。
唱戏的工夫,小戏子给富商又是揉肩,又是捶背,富商觉得这酒都更好喝了。眼看戏唱完了,酒席也要撤了,可富商依旧舍不得小戏子。班主也懂得是什么意思,小戏子也没有拒绝,便让富商把小戏子留下了。
小戏子扶着醉醺醺的富商来到房间,又是扫床,又是脱鞋。富商见状便把仆人丫鬟们都赶了出去,只留小戏子在一旁侍候。小戏子为富商捏肩揉腿,十分殷勤。富商已经烂醉如泥,对着小戏子说些不三不四的挑逗的话。小戏子便起身把门关上了。
众仆人虽然都出来了,可是也不敢走远,都在离房间不远的地方喝酒打牌。这时屋里传来奇怪的声音,众人闻声对视一笑,有两个胆大的蹑手蹑脚跑去房间偷看,可屋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便悻悻地回来了。
突然屋里传出“砰”的一声巨响,众人忙过去看。可门却推不开,门后好像有东西挡着。于是几个力气大的仆人一齐撞去,才把门撞开。只见小戏子躺在地上,脖子上有绳子,旁边是一个凳子,估计是上吊死了,可绳子不结实所以断了,把人摔了下来。
仆人再一看床上的富商,吓得大叫一声。只见富商脑袋和身子早就分了家,床上有不少的血。旁边放着一把宝剑,是富商平日离放在屋子的。看到这些,众人明白了大半,小戏子把富商杀了,自己又上吊自杀。可是小戏子和富商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众人忙把情况汇报给富商的妻子,看如何准备富商的丧事。几个仆人把小戏子抬起,要扔到外边院子去。可是一抬,却发现十分轻,靴子也摇摇晃晃的。仆人忙把小戏子的靴子脱掉,才发现小戏子是小脚,靴子里塞了不少的棉花。小戏子竟是个女子。
那小戏子是谁呢?于是管事的派两个仆人看守小戏子的尸体,又派人急忙报官。官府已经换了县令,他得知此事,忙让人张贴了告示,说小戏子已经死去,是谁家的女儿,速速来领。商家的两个兄弟看到告示,忙和母亲商量,三人猜测很可能是自己家女儿,于是急忙去认领。
三人一到县衙,看到尸体果然是自己家的女儿,原来她自父亲失踪后便去了戏班隐姓埋名,乔装打扮,只为了给父亲报仇。可惜,两个哥哥身为堂堂男子汉,竟然还不如一个妹妹有胆有识。
县令得知富商打死人在先,商家人告状无门,才会使商家女儿铤而走险,刺杀富商。这样的女子,实在令人可敬!于是,县令评判:此事已了,富商也不能再找商家人麻烦。
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
父亲被富商杀害,身为女儿,她只一心为父亲报仇。自己的婚事不办,女儿家的身份不顾,身家性命更是豁出去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身为子女,总要为自己的父亲讨回公道!
女子实在令人敬佩,只是就因此而死去却又可惜。如果当时的法律严明,县令清廉,又怎么会让一个弱女子枉死呢?
正义从未缺席,公道自在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