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与初中同桌程浩在微信上取得了联系,程浩是初中在我旁边坐了三年的同桌,那时候的他是全班数一数二的学霸,而我则是班上名副其实的学渣。
班主任看我学习成绩不好,特意安排一位全班第一名的学生坐在我旁边,结果慢慢后来这小子在我成功的引导下,也变成了午睡偷嘴吃零食的吃货。
当然,我也并没有在他身上学习到关于任何有关提高成绩的技巧,虽然我问的问题他总是为我详尽地分析解答。
那时候的我们尽管学不到一块去,但是玩还是能玩到一块去的。
在而后的那些年里,他考取了重点一中,而我去了一所普通高中,自此以后我们就再无联系了。
也就是在这次偶然的机会下,我终于加上他的微信,寒暄几句之后我问道:这些年你都干什么去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带着满满的疑惑顺手点开了他的微信朋友圈,却发现他最近的朋友圈动态也只是停留在今年4月份。
而发的内容也只是在学校上课、毕业论文写作成果和朋友去旅游等一些日常小事,等我在返回对话框时,
只看到他云淡风轻地将这些年的经历化成一句这么简单的总结:
这些年一直在读书,有时间就会和朋友出去走走,在武汉纺织大学毕业以后,自己又考取了山东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在利用暑假这段时间计划着下一次的旅程。
倒不是觉得我这个同学有多么的低调,但是在他的身上我总能看到那种与生俱来的淡定与释然,在他朋友圈的那些为数不多的记录中,我分明看到了他最真实的自己。
那种不炫耀不渲染的气质和他少年时安然独处的性格一拍即合。
后来我问他:你做了那么多的事,怎么也没看你发朋友圈?
他和我说: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我又不是活在朋友圈里,再说了平时上课那么忙,哪有时间浪费在发朋友圈上?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还能依稀记得他那不与人争的模样,总是一副“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的语气,我也是那时才明白我和他活得不是在同一个朋友圈。
在如今这个朋友圈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每一个微商、每一个网红、每一个KOL、每一个大V、每一个创业者,似乎都在借助自身引人注目的标签肆意消费着众人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的朋友圈总能出现各种旅游各种美食,各种心灵鸡汤宗教文化,各种自拍秀恩爱晒幸福。恰恰这一些,都不是我想关注的。
其实我最想关心的,是那群不发朋友圈的人。
因为他们深知,真正的生活都不是在朋友圈里。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微信刚刚诞生的年代,同学们开通微信之后纷纷频繁地更新朋友圈。
有一位女同学更是每天不厌其烦地发各种图片霸屏朋友圈,打开她的朋友圈我仿佛经历她的全部人生。
因为每一天都有几十张照片等着你去点赞和评论,诸如各类生活琐屑、心情感受、学习计划、心灵鸡汤,从早到晚从不停歇,堪比朋友圈的牛皮癣小广告。
让人见而生厌,望而却步,后来快毕业了,一次在下课路上遇见了她,我试探性地问她,
这段时间你怎么不发朋友圈了?
她撇了撇嘴说,
每次发朋友圈前,我总是想着编好每一个字,P好每一张配图,想着怎样发才能让别人点赞评论,想着发怎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是我越是这样想,我就越离不开朋友圈,当我发现我的自信心与优越感全部来源于那微信可怜的点赞数和评论时,我觉得我活的真虚伪和疲惫。
真正的朋友圈应该是你生活的美好点缀,而不是你人生的唯一依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朋友圈看似都是在展现着一切美好的向上的自我形象,这不过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露给别人看,最真实的那些自我却永远停留这了仅自己可见的那条横线。
今天我做了功课的温习,去了一趟海边的超市,吃了一顿美味的车仔面,吃完之后回家哭了一场,因为感觉好孤单没有人陪。
其实大多数人真的没有那么在意你的琐屑,更多的人和你的关系不过是停留在最浅显的点赞之交罢了。
千万不要把朋友圈当作个人展现的名片,因为那不是你人生的全部。也千万不要在朋友圈大倒苦水怨天尤人,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你的情绪埋单。
这个世界有一种现实就是,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而一个人时刻需要被人的点赞和评论来作为对自己的认同,这样的人内心是有多么的脆弱与虚荣,而这样行为的本身,不就是对自己本身的一种不认同吗?
要知道你手机里的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朋友圈影响对你的评价,哪怕你表现出来的再好,他们也还是以现实中的接触和印象定义你。
他们更不会通过你的朋友圈去经历你的人生,因为那并不是他们的义务。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世界上除了父母,和入心入肺的知己,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在你的朋友圈陪你过一生。
自那次和同桌重逢之后,我也关掉了自己的朋友圈,包括自己的朋友圈入口,再也不用每天看着那个小红点的提示而打开朋友圈,也再不用漫无目的地给朋友圈里的甲乙丙胡乱点赞,尽量去戒掉每时每刻看朋友圈的习惯。
高兴的时候,保持微笑,让全世界都知道也没关系,但悲伤难过的时候,少一点抱怨与愤懑。
也不必在微博朋友圈矫情,不用说你又失恋了,不用边流泪边自拍,宁可假装什么也没发生,也不要炫耀你有多惨。
真正的生活,不应该只是这样的苍白与空洞。
尽管我偶尔还是会打开朋友圈看看,有些人的朋友圈依旧过得有滋有味,有些人的朋友圈照旧每条动态赞数破百,有些人的朋友圈依然是一派成功人士的风貌。
他们过得很好,光芒万丈,羡煞旁人。有时我也会略微羡慕他们,因为和他们相比自己的朋友圈倒是显得寡淡无味平静如水。
后来转念一想,朋友圈无非也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自我构造的虚拟形象叠加与展现,真正的生活想必也同每个人一般,无色无味。
真正当我打开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更多人的朋友圈动态,不过是一剂调味料,用以调拌未来更长岁月的寂寥无味。
而还会有些人,他们生活得简单又平凡,甚至很难在朋友圈寻觅到其踪迹,我想未来很长时间,都不会有他们的身影。
但是,他们过得却是,真正的生活。
他们会在星期六的下午,在自家的阳台上看一本书。
他们会在孩子放假的时候,带着他们郊外踏青远足。
他们会在晚上临睡前,和身边的爱人谈谈心说说话。
他们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和身边的家人朋友的相处和陪伴之中,他们会把人生的终点设置在未来的规划和目标之中,他们会把对未来的憧憬变成当下前进的动力与期许,而不是终日沉醉在朋友圈里不知归路。
优秀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什么值得炫耀。
相爱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心爱之人就在身边。
太忙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时间去取悦别人。
在我看来,朋友圈倒像是一面镜子,空虚寂寞之人看到的尽皆空虚寂寞,满腹牢骚之人看到的大多是一堆抱怨,心境平和之人看到的是与世无争,娴静无言之人看到的则是花开花落。
朋友圈的这面镜子,更多的是反射出不同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不同活法和态度。
曾经有人问:朋友圈到底是什么?你又把他当成什么。
我听过最好的一句回答是:我当他是一方净土,当他是我的自留地。
正因为把朋友圈当成是一方净土,所以才有人精心经营、细心料理,每每打开对方的朋友圈总是一副春明景和的美好时光,因为他们的生活也必定是这样的模样。
写到这里,我总能想起我的大学老师,在她的朋友圈我总能看到那个最自信自在的老师。
她能在日本的街头笑着和我们比着剪刀手,她能在热带国家一个不知名的海岛上留下最美丽动人的背影,她能在烟雨朦胧的西湖断桥和词人苏轼隔空神交,她总能在朋友圈里为我们带来来自远方最美好的诗意与笑脸。
对待朋友圈的态度取决于对待生活的态度,而朋友圈就是你生活圈的一种折射。
除了自己的私密空间与家庭住所,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处在一个公共而公开的场所。
尤其是在实名制的微信朋友圈,在这个网络公共场所中,很多人都喜欢或者说是很享受受到别人尊崇和追捧,而在微信朋友圈犹甚于此。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未来,每个人都会当15分钟的名人。
但是我更在意的是这个15分钟的名人,在他的朋友圈内是否能更好地向他的受众传递一个良好积极的正面形象,而不是利用这短短的15分钟时间在朋友圈肆意宣泄自己的负能量,转发各类谣言与虚假报告,或者是三观全毁毫无逻辑的毒鸡汤。
五柳先生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因为看不惯官场的乌烟瘴气和受不了阿谀奉承,陶渊明才会结庐南山,归田园居。
或许这样热爱生活沉浸于生活本身的人和事,才能找到人生的真意与奥义,这也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追随和学习。
有些人的存在,并不需要用其他的事物来证明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本身就活得很好,也未必是田园式生活,也未必是故作清高,只是不愿意被破坏,或者还没有做好被打破的打算。当然,他们也不想去打搅别人的生活,他们就像现代生活里的隐者一般,
不去打扰别人,也不愿被别人打扰。
我们都是被朋友圈圈住的人,廉价的点赞、虚伪的感动、没脸没皮的哗众取宠、不经思考的愤怒,异化的朋友圈带跑了生活,表演性质的“前台”无限扩大,属于自己的“后台”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仿佛成了被圈养其中、被牵着走的动物。
而我们若真的想逃离这个怪圈,倒不如向那些游离于朋友圈之外的人学习学习。
因为或许在未来的未来,我们都将明白,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后也是最好的选择。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一度远离和永远远离朋友圈而追逐真实生活的那群人。
作者简介:Ray先森,且以文自新,且以文自省。wechat:zhangleivictory weibo:Ray先森爱健身 本文首发富书(ID:zhongchoudushu),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