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记不起来何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出于臭美,喜欢自己写的字,一本接着一本的笔记记录着日常琐事。
也只是简单的工作计划,日常安排,读书笔记,重要事宜,日后也会翻起,总以为这是自己多年的一个良好习惯,估计也算是!近日因为孩子每天的网课安排,为了互不打搅,她上课时间我也会给自己安排读书时间,今天收获巨大的这个一元化笔记法自我感觉不能一个人独享,分享给大家,职场忙碌的你一定也特别有用!
此刻问下您自己?
1.你是不是经常记笔记,你经常翻看你记载的笔记吗?
2.你觉得记笔记的意义是什么?
收集信息的七个原则
字迹要清晰可辨
一元化笔记不同于一般的学习笔记,要确保多年后仍能阅读。书写时,行与行之间应该空一行,用较大字号书写。空行可以留给日后添加重读时的感想和补充。
为每段记录添加日期标签,按时间顺序记录
时间记录为年份后两位+月份两位+日期两位,合计6位数字。也就是说,标签应始终为6位,写为以下形式:
000101=2000年1月1日
附上标题,方便查找
在日期标签旁边写上标题,能让你在一瞥之下便清楚自己记了些什么内容。比如:[130609]《市场营销学基础》讲义
巧用缩写和符号
1、用首字母缩写代替常写的地名和常用词
速记时,可以将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常用语以“首字母法”为基准来进行略记。比如用SH代替上海,BJ代替北京等。
2、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便于备注索引
比如:
R代表阅读(read),用来标注:读过的书的标题、感想、集锦
M代表电影(movie),用来标注:看过的电影的标题、感想、印象深刻的台词
T代表电视(television),用来标注:看过的电视节目的标题、感想等
C代表会议(conference),用来标注:访谈、会议中的记录
P代表计划(plan),用来标注:工作相关事项等
3、用符号来区分记录构思
作者用的是片假名,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个符号,比如,可以用“灯泡”表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创意;用书的图形,代表出版和写稿的计划。
4、用符号区分客观事实和自己的主观联想
①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圆圈”后再逐条书写;
②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五角星”标记后再写;
③不断重复①和②项内容。
“圆圈”和“五角星”交叉出现,逐条书写的每一条,都要用简练的单句书写。举例如下:
[130609]《市场营销学基础》讲义
“圆圈”参加者有大约50人左右?多为商业人士
“五角星”每个行业都有“商品好却卖不出去”的烦恼
“圆圈”主题“如何抓住顾客的消费动机”
“五角星”所谓“insight”究竟是什么概念?查查英语词典吧。
5、体现使用节奏的分隔线
区分笔记段落的分隔线经过一番设计后也能使笔记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比如早晨起床刚开始写笔记的时候,也就是说日期过了一天的时候,就要用到加了“X”的分隔线“—×—×—”。
这一天中,不同的记录之间,用没有“X”的横隔线“—————————”。
像这样设计分隔线的话,大体上可以分清楚看似并列的信息收录于当天笔记的何处。
收集新闻素材时的要点
1、只粘贴选段
新闻、杂志的报道是知识生产的优良素材,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
纸质媒体本来就是为了被剪切而生的。考虑到再次阅读时的愉悦感和实用度,只把报道中最精华的部分剪下来粘贴应该是最好的做法。
比如:只把报道的第一段,也就是被称为“内容提要”的这部分剪下来,或者只把深度报道或专栏等文章中说明情况的前半部分,或杂志中的特别报道部分剪切下来。
2、从报纸中收集基础资料
将作为新闻报道附加品的图表、统计、年表、名词解释等贴入笔记,有助于仔细阅读与分析新闻。因为大量信息都被浓缩在这些小小的空间里,不论读多少遍,都会有新的发现。
3、从周日版报纸上剪下综述和书评
周日版报纸最适合进行剪切与粘贴,这是因为周日版报纸中有很多综述报道和书评。比如“今年,这类事故有所增加”这种经统计得出的报道,或是“某某报纸在调查中发现了某某倾向”这种经调查得来的报道。
从生活中收集信息时借助实物
1、用腰封来补全笔记
书的腰封上不仅有宣传语,可能还有作者的话或关键词,目录或中心句,信息量很大。
将腰封剪成适当的大小再贴在笔记本上,结合笔记内容,读过该书的经历体验全部以可见的形式留存于笔记之中,记忆因此得到加强。
2、用透明胶带把实物贴在笔记本上
可以把硬币,落叶等,贴在笔记本上,作为旅游纪念。不管怎么说,还是实物能够讲述更丰富的故事。
在咖啡馆与人见面时,将一次性杯垫作为纪念品带回去,在上面写上关键字,可以很方便地记录谈话内容。
第七 :一本记满,及时更新换代并编号
为了能够分清册数,可以像下面一样标注序号和使用的时间段。
[188] 130513~130610
括号里的188表示第188本笔记,后面的数字表示这边笔记使用时间是2013年5月13日至2013年6月10日。
编号应该在笔记本的封面,三个切口和书脊上都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确认该笔记的序号,即便是无序摆放在桌上也不会搞混。
收集的信息激发创意
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会刺激人们进行扩展思考,促进灵感的产生。日常的举一反三和积累是提炼关键要素的第一步。
将工作中的信息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这些反映生活轨迹的内容从头到尾全部写入笔记,回头翻看时,会促进新信息的孕育。你对自身经历和考虑过的问题的记录,会渐渐与知识生产发生联系。
刺激创新产生,有三种具体方法:
无目的重读
从前向后翻阅,从与当下关心的事物相差甚远的信息开始读。
接触自己过去的思想,会动摇自己当下的世界观,便有机会考虑本不会考虑的事情。如果能通过重读笔记来与过去的自己对话,那么长久以来的问题意识就会浮出水面,可以进一步加深思考。
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重读写满笔记的本子,发现有些内容似乎与正在研究的问题有关,将笔记中的信息移到卡片上,一边寻找联系一边排列组合,就可以发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出人意料的组合。
这种重组法适合构思无法仅在脑中思考的长篇文章,或者结构复杂的问题。
使用大号纸张移植信息
确定主题与问题,一边回顾笔记,一边逐条抽选出与它们相关的信息。这种罗列方法可以将信息尽收眼底,是相对简便的方法。
在誊写时也可能有新想法,所以它也是发现各个素材意外的关联性以及获得新视角的重要环节。
如果不想誊抄,可以用复印件的拼贴法代替。
采用以上做法得到的灵感,可以进而被转化为成果。
方便自由参考的笔记索引化
最后,我们学习一些方法,让你可以有效地参考记满的数册笔记本。
标签检索纸面信息的方法
在封面背后和第一页设置分类,页面的上下左右不同的位置和高度标注不同的分类,然后用粘贴同一类的标签、胶带,或在切口处涂相同颜色的方式,把同一类的内容区分出来。
如图所示
10年后也能查找的数据库
把目录依照下面的格式输入电脑:
笔记本编号+日期标签+检索标记+条目标题
例如:
001030410 采访 松下幸之助纪念馆
189130630 阅读 《孤独者》/科林•威尔逊/中央公论新社
这种记录方式就像百科全书附录的索引部分一样。这样进行全文检索,无论有几百册笔记本,都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
用此方法,需要对索引数据去芜存菁,只选择日后检索可能性较高,最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建立索引条目即可。
创意是既有事物的重组,注意积累平时的思考,你也有更多机会发现思维中点与点的有机联系,激发灵感的火花,获得具有原创性的点子。
保持好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