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读《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痈疽、腹满、霍乱等

精读《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痈疽、腹满、霍乱等

作者: 钱利平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21:12 被阅读0次

一、原文:

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剌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痈筋,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霍乱,刺俞傍五,足阳明及上傍三。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二、解读:

整本《黄帝内经》都在讲针灸,没有针灸经络的基础,根本无法理解。这段岐伯讲解了几个治症和原则。孙思邈的阿是穴和董氏奇穴就出自此段经文,试着翻译一下,作为以后治疗的选穴参考。

痈疽,一般长在肌肉筋骨等人体的深处,看不见。判断有没有化脓的方法,就是摸上去有一块地方特别热,而周围都是冷的,代表化脓了。针刺手法,在手太阴肺经上三个压痛点以及在足阳明胃经上找两个压痛点下针,找压痛点位置遵循手不过肘,足不过膝的原则。这里痈疽的位置应该在足阳明胃经经过的地方,因此在胃经找压痛点,并且痈疽一般有皮肤有关,而肺主皮毛,所以会在肺经上找压痛点。

掖痈,就是腋下长毒疮,在足少阳胆经上找五个压痛点下针,如果热不止,在手少阴心经找三个压痛点下针。因为腋下关节属少阳在管,同时腋下又是手少阴心经极泉穴的位置,因此会在手少阳和手少阴上找压痛点。接着针刺肺经三个压痛点治疗皮肤发炎,而骨会大抒,针刺大抒穴附近三个压痛点,是预防痈疽往里面长,损伤到骨骼。

暴痈,指突然发的毒疮,很痛,冷汗不止,小便不利,就在所在经络的腧穴上治疗。

腹胀满,按之不去,针刺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压痛点和胃的募穴中脘穴,以及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和肾脏的募穴京门穴。

霍乱,针刺足阳明胃经上的三个压痛点

癫痫或者精神病,针刺手太阴肺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上各五个压痛点、手少阴心经和足阳明胃经上各一个压痛点。最后脚踝解溪穴上五寸刺三针。

综合一下,所有治症的原则是在病经上找压痛点下针,也就是所谓的阿是穴。

相关文章

  • 精读《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痈疽、腹满、霍乱等

    一、原文: 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剌足少阳五;刺而热...

  • 针灸秘诀配方

    (值得收藏)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

  • 2020-06-26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25 中医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歌诀出自明代《针灸大...

  • 针灸秘诀配方(值得收藏!)转发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 2小时读...

  • 针灸秘诀配方(值得收藏!)转发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 2小时读...

  • 针灸与经络

    针灸与经络 黄岐之 针灸是通过外治而达到内治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包括...

  • 治病求本,灸十二原穴,补元气,祛病快

    《黄帝内经.灵枢经》开篇就是《九针十二原》,可谓针灸治疗大法的根基! 其中特别强调十二原穴: 【原文】五脏有六腑...

  • 素热菜:【椒盐南瓜花】

    南瓜花亦蔬亦药。它清利湿热、消肿散瘀、抗癌防癌、治疗黄疸、痢疾、咳嗽、痈疽辅助作用及结膜炎、乳腺炎等诸多炎症辅助作...

  • 针灸治疗

    老李爬在床上,手指在手机上纵横驰骋。因为腰腿疼,每年来医院针灸治疗几天,病情就缓解一些。农家的活多,雨水已过,人们...

  • 8月4--10号周检

    1健康:这周在医院住院治疗 每天针灸治疗治疗艾灸服药等等,这些项目综合运用腿部的伤痛得到了很好的缓解。通过针灸治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痈疽、腹满、霍乱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nl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