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经不懂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读经不懂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作者: 一只LAZY猫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2:09 被阅读0次

    很多家长说国学经典,我们自己都看不懂,还指望着孩子能看懂么?

    那我想说你上学读的知识现在懂了么?

    自己看不懂,孩子也怎么懂?大家都在纠结这个是吗?

    我们现在看不懂是因为什么?

    不就是从小都没有学习过吗?

    这是根源。

    如果我们小时候是在这样的经典诵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经典对我们来说还那么难懂吗?

    那我们上学读的知识现在都懂了么?

    是不是除了学费没还,其他的都还给老师了?

    但是我们学习的诗句,名言警句是不是记忆犹新,在人生困苦的某一时刻却是我们走出困境的北极星?

    当我们生活,工作非常苦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想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家里老人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虽然很简单,却也饱含智慧啊!

    当我们每次为读书感到辛苦的时候,就会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不是顿时觉得只要我们付出了,总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当我们因为别人的话语中伤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呢?一笑泯恩仇的淡然抚平心中的怒火。

    仅仅几句格言警句就能指导我们的人生,假如我们系统学习了国学经典,是不是人生之中更能智慧面对所有的快乐与喜悦,痛苦与离别呢?

    国学是拿来当知识学习的吗?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我要劝你不要学国学经典,也不要加入育心经典了。

    作为家长,很多人目前对于经典教育的意识只是停留在学生时代语文课上学习古文的水平。

    老师读,我们跟着读,老师要求背诵,我们死记硬背,老师解释意思,我们也勉强记忆。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那学到的东西是我们的吗?老师解释的意思是老师的,老师看注解讲解的是别人的意思,也不是老师的,更不是我们的。我们永远都在别人做好的饭喂到嘴边,无论味道怎么样,也不介意,也没有一个味道的标准,一百个老师一百种味道,可是再也吃不到原味的东西了,更不知道怎么做出原味的食物了。

    正如现在的快餐,方便,快捷,好看,可是添加的香辛味,味精,酱油,遮盖了食物本该的原味,以为很好吃,可是吃多了伤害了身体,积累了毒素,营养价少之又少,却浑然不知啊!

    你也根本不知道,你现在所接触的,我们所进行的家庭经典教育,是不同于课堂上语文老师讲古文的。

    我们的经典是大字注音,省了查字典,读错字音节的麻烦,童音跟读,佳佳的童音甜美,亲和力强,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把每天要读的那一小段在光盘中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文件,不用总去听着,看着读到哪里要停了。简繁对照,孩子以后想读古籍,现在熟悉了就有了参考。

    我们的经典全部都是原文,没有注解,就想一瓶水,是纯净干净;一盘菜,是原汁原味,没有任何添加;一瓶酒,时间虽久,香气醉人。

    读经不懂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家庭经典教育是通过诵读印刻,储存在孩子的大脑中,随着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去运用,去内化,去深化领悟……

    我们的孩子现在上学不也是为长大做准备吗?过去的文人雅士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提名时。我们的孩子十几年的刻苦学习,不也是希望高考金榜题名,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前程吗?所以无论读经典还是上学其实不冲突,都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做准备,反而经典的智慧从小熟记于心,那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护身符。

    反而我们课堂上学习过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英语口语笔试,在生活中没有了用武之地,考高一过,这些知识我们全部要挥手说再见。

    不是还给老师,是随着时间淡化了,从记忆中淡化了。

    大学真正学习过的专业,有多少人是用于生活,有多少人是从事自己学习的专业呢?

    我问过身边很多的朋友,有一个学习工商管理,一个多么好听气派的专业名字啊,可是那不是他喜欢做的事情,工作后是做采购,后来专职从事自己热爱的书法教学工作,把经典引入书法,用心教学,自己的书法工作室成了别人想报名却名额已满的地方,一个市区几十万书法作品,自己所在县区20幅作品得奖,他的工作室就有16幅,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告诉我们越是历久弥新的东西越是有味道,越能在生活中体现它的价值。

    我们的国学经典就是这样,看似学了不懂,随着自己的成长和经历慢慢就懂了,不学永远也不会懂。看似没有用,但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经典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如智慧,浸润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而已。

    而家庭经典教育不同在哪儿呢?

    读经不懂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经典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德行和智慧的教育。就像妈妈给孩子讲的“见了长辈要问好,要有礼貌”一样,

    是生活中要运用的,是做人做事不可或缺的,比如:易经教我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让我们懂的自立自强,包容宽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告诉我们珍爱生命和孝顺的真谛?

    这些是知识吗,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大智慧。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教我们读书的心法,这些只是知识吗?不!

    经典是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是死读书,学知识。

    《易经》告诉我们天地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告诉我在生活中趋吉避凶,在教育上“蒙以养正,圣功也”。

    《黄帝内经》教我们“不治已病治未病”,根据节气,时令,地域养生。

    《中庸》“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让我们这些家长幡然醒悟:骂孩子,打孩子,吼孩子,这是最次的教育……

    读读《增广贤文》如醍醐灌顶:大家礼仪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叫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

    经典的魅力在于,

    不读觉得太神秘,

    读了不再神秘,

    读多了,越读越有味道。

    在品味道的过程中,那些精髓慢慢内化于心,长养于骨肉中,流露于言行中。

    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种内在的神韵是穿任何华丽服饰不能比拟的。

    读经和“懂”经属于两个层次,只有先读了,然后才能有懂。

    不懂,说明你没读过,或者读得太少。

    其实就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为什么课堂上学的知识考完试就忘?

    为什么国学经典的著作堪称经世致用?

    因为前者是知识点,是考试题,后者是智慧,是道理,是做人做事的思想指导,要逐渐融合为人的思想并提升人的思想意识。

    一个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另一个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学校教育有知识面的广度,家庭教育有思想纵横的深度,这是最完美的家校联合,这是完整的教育。

    家庭经典教育,是德行和智慧的家庭教育,是今天非常必要的和学校教育互补的家庭教育。

    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了这样的家庭教育,并不能形成残缺美,只能成为不可弥补的遗憾。

    时间不等人,它只顾往前走,孩子的成长也不等任何人,他也是只顾着一天天成长。

    无论如何,育心经典都在这里,遵照“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的理念,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共筑经典智慧人生。

    你是否要伸出你的手呢?

    教育没有回头路可走,教育时机,就是当下,抓住还是继续错过。家人

    读经不懂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们慎重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经不懂的根源原来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nq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