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浮云,2020年5月19日
没想到的事有很多,先别急忙把话说。前两天因为乱丢烟头这种琐碎的事儿,跟物业投诉了一个人,今天聊起天来,才发现那个人是自己的老乡,是老家隔壁县的,于是心里默念咒语,希望哪位老乡没他的主管说啥,更希望他不知道是我投诉的。
其实乱丢烟头这种事,可大可小,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扔到了草丛里,如果没有被掐灭,不小心着起火来,就不是小事,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了。何况近期四川等地的火灾报道了好一阵子,当时就觉得咋就记不住呢。而知道是老乡后,这种心理变化太奇妙了,还真有点像帮他掩盖扔烟头行为的感觉,想办法把大事化为小事,最好没事。
心理距离近了,这种迁就、忍让是不是就会不自主的做出来?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也许有些“面子”情结,希望通过释放自己的理解和善意,更希望对方能够不那么做——比如不当面吸烟,不当面骂娘,不当面……。但也得承认,这些释放出的理解和善意,更多的被对方视为了理所应当的,不然,那么多当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吸烟的,你能说他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么?
在宽容和放纵两个词之间有一个度非常难以把握,像我现在一样,想起投诉自己的老乡来,还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不用细想,也应该知道,我的投诉是对的。那么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想,我要做的不应该只是投诉,而应该是首先提个醒,不管对方是否是我的老乡、亲人、朋友,幽它一默的提个醒,变化一下方式方法,各方的面子照顾到,也不容易激化矛盾,是不是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