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弄丢手机的孩子被妈妈打死:父母真的无法和孩子好好说话吗?—

弄丢手机的孩子被妈妈打死:父母真的无法和孩子好好说话吗?—

作者: 李晓峰Jeffrey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10:37 被阅读48次

我们今天来说说关于“说服”这件事,和大家一些学习一下使用植入式技巧。

先问一个问题,大家打开这篇文章,希望有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思考分割线


如果你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那么你可以继续往下看了。

其实这个问题就一个潜意识的说服,因为你并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有收获,也不知道会有几个收获,而我的问题其实是暗示了大家,这次一定会有收获,而且不止两个。这本身就是一个小例子,下面我们来说了下关于潜意识和说服。

本文副标题是渗透潜意识的说服力,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潜意识,一个是说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说服是什么?所谓说服,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话,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

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的说服,其实人类日常的所有沟通都可以称之为“说服”的一种。那么你对说服这件事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说服一个人容易吗?多数人认为不容易。平常,做父母的认为说服子女很难,做下属的认为说服领导很难,做商家的认为说服顾客很难,其实反之亦然。领导认为说服下属很难……

对于这个现象,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人们普遍对说服的态度是排斥的,因此在情绪上是厌恶的”,所以说服这样事就很难。

但是你有没有这样想过?人们之所以难以被说服的原因是什么?通常是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很多不同的、固定的观念,你所讲的事情与这些已有观念不符,所以说服工作就很难进行。比如,你想说服一个节俭生活多年的人多开支一些享受一下生活,比如一个更著名的例子,奇虎360的周鸿祎尝试说服中国移动放弃现有的业务去创新。

那么这些人们的已有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而且认可度能够如此之高?天生的?不可能,其实仍然是被说服的。

我们举例说明一些根深蒂固概念,大家想一想:比如你认为爱国主义是无需争辩的,他觉得丁克是很自私的行为。对待所有这些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成为了我们的认同,而我们当初接受这个结论时,也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说服,也是从许多观点中选择了一个,怎么选择的呢?其实就是我们听起来觉得哪一个更有说服力呗。

我们的爱国主义态度可能来自于小学时几堂课,对丁克的认知来自于一段节目,不能“损人利已”来自于某个敬畏的语文老师,有房有车来自于某一个都市小说,……很多事情,我们都已经忘记了它是怎么发生的,但是这些结论却在我们身上影响深远。

其实,这里面有着大量潜意识说服的因素,我们如果能够回忆起每一个细节,就会发现,有时候我们乐意被人说服,而且我们还会感谢这些说服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潜意识被渗透了,这才是真正的、强大的“说服力”。

每个人都可以举出很多长期以来你深信不疑的观点,比如结婚要找异性、从小要上学读书、政府机关比较稳定、读书是个好习惯。那么你还能回忆起来,这些观点是怎么来的吗?

一生中,我们遇到过很多成功的说服者,小时候多半是老师,中学大学时多半是老铁。那么长大后呢?是伴侣、老板还是某一位成功者?实际上,人们并不是排斥说服,而是说服者能力方面、技巧方面存在不足罢了。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潜意识, “我们可以评价、审视、支持、谈论、丢弃或者排斥我们听过读过、看过的所有事物。但是,那些悄悄进入我们潜意识的概念、观点和建议却不会遭到审查和反对。贮藏在潜意识中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决策和行动。”这就是潜意识的重要性。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先举个反面的例子,

我们平时大多数人都习惯说“不要”,对孩子说“不要玩手机了”,对同事说“不要再去做没有效果的工作了”,对父母说“不要太节省了”。说“不要”有没有用?其实没什么用。比如,如果我说“大家不要去看黄色的花纹”,你是不是首先反映的是黄色花纹在哪里,是什么样?你的潜意识屏敝了“不要看”。所以人的潜意识是有很多规律的,是可以被把握的,利用这些潜意识规律,你可以迅速提升你的说服力。

某广告“太美味了太好吃了,我简直无法抵抗”,这种失败的广告比比皆是,之所以说是失败,就是因为广告给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抵抗他。

之二看一段对话;当我在超级说服力研讨会上介绍植入式要求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研讨会成员担心自己表现得有些傻,就决定向他人请教,而不是继续练习说服技巧。我听到了他和另一位成员的谈话。成员1:每次我想尝试说服别人,我总是会犯错。成员2: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尝试,你才能快速掌握植入式要求啊。

看上去是一次很正常的对话吧?你是不是认为把你换在其中一位你也会这样对话呢?不过看似平常的一次对话,其实就不知不觉地渗透了每一个人的潜意识。

成员1更像是一位专家,因为他所说的话至少包含两种直接植入潜意识的信息,而且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第一个,他说成员2更有经验;第二,他在说成员2理应指导自己。尽管成员1没有命令或要求成员2给予指导,但成员2 自动的开始执行这个要求了。

成员1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成员人的潜意识。如果我们把成员1的话翻译过来,那应该是这样的“成员1说,你学得比我好,你指导我一下好吗?”

对于这样暗藏潜意识沟通的说服法,我们统称为说话心理学,对于它我总结了两个特点,一是反习惯,每个人要学习它,就要改变自己的很多已养成的说话习惯,比如刚才我们提到“不要如何如何”。二是反人性。让我们去与潜意识对话,听起来似乎就是很邪恶的样子,窥探别人的心理,有一种窥探隐私的感觉。不过,对于这一点,你放心,其实一直你就经常在窥探,也经常被别人窥探,只是以前是无意识的,现在我们要把它变成下意识的行动。

现在认识了潜意识,了解了说服力,今后我们会一起来学习几个的有关潜意识的说服技巧。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借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几个策略,希望有利于大家学习和掌握。说服过程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如何掌握住话题不跑偏,二是如何对话内容是自己想要的,三是如何引导对方的思路,四是保证自己的话拥有权威性。我会一一发文讲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弄丢手机的孩子被妈妈打死:父母真的无法和孩子好好说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tx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