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22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核心的论述是优秀的教师,他所带的学科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他的学生会有杰出的学科才能。
理想校园的样子应该是:各科教师的教学汇合成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使学生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学生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就是在学科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欢的旋律。
学困生是个老大难的话题。前几天,接待过一位家长,孩子成绩很不理想,她提出一个愿望,希望老师能“教会”她的孩子,教育界也曾流行这样的话语,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不会的学生。事实上,成绩落后的学生靠补课、留级等基本上是于事无补。怎么办?
请你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把他们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有一桶水。要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你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一个终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可以让学生爱上学习的教育。
网友评论